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關于宣傳思想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葉俊
藝術生產論在現(xiàn)代世界的價值 徐振 唐子尊
“席勒式”還是“黑格爾式”——關于馬克思與拉薩爾悲劇論爭的思考 梁心怡
《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對馬克思主義的再闡釋及其意義 李國棟
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專題研究
“同路人魯迅”與“文學再革命” 楊姿
魯迅雜文對中國古代雜文的繼承與發(fā)揚 陳秀云
魯迅自我解剖意識的自覺 白海君
論王得后的魯迅研究 范陽陽
巴金在苦悶中追尋魯迅精神——《龍·虎·狗》與《野草》之比較 趙丹
“詩可以怨”——魯迅《人與時》《影的告別》細讀 楊雅
西方現(xiàn)代文論
達沃斯論辯:人文主義與基礎存在論對質 胡繼華
意識形態(tài)理論中的反身性問題——以“曼海姆悖論”為楔子 傅正
他者性視野下的美之省思與缺失——以朱利安《美,這奇特的理念》為中心 金浪
“崇高”的人化——從《華倫斯坦》重審席勒對康德美學的繼承 姚思宇
圖像與電影理論研究
魔幻世界:周星馳電影的烏托邦敘事風格 許徐
插圖視角下圖像與語言的關系研究 吳飛
超級英雄的后人類身體與后人類觀眾 王鐸翔
視差之見——論20世紀初期西方繪畫的轉向 王琰
“文藝的現(xiàn)實與想象”批評專題
鄉(xiāng)村與城市的共同新生:賈平凹《高興》中鄉(xiāng)土現(xiàn)實主義的回歸 朱周斌
非人類想象:《水形物語》與后人類境況中的“他者”聚合 姚富瑞
現(xiàn)代烏托邦的想象與重構——電影《心花路放》中的逃避主義 黃蘭花
現(xiàn)實主義的跨媒介反思——以李滄東之《詩》為例 郭文瑞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會議綜述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七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標識性概念與經典命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周劉冰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五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青年論壇暨“當代文藝批評的守正與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綜述 李金花
《馬克思主義文藝研究》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