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公共行政研究的批判與想象
(一)概念的批判與想象: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還是公共治理
1.行政和管理:被隱匿的政治
2.公共概念的意涵變遷:從自我確證到承認他者,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
3.公共治理的謀劃:在新自由主義陰影下重新考慮政治
(二)公共行政研究:學科構建還是理論構建
1.公共行政學科構建:現代性的注腳
2.公共行政研究的解放:實踐導向的理論構建
3.研究的總體視角與內容安排
一、公共行政研究的主線:公共行政研究管理主義路徑的證成
(一)“范式”還是“研究路徑”
1.以“研究路徑”替代“范式”
2.研究問題
(二)經典公共行政理論
1.經典公共行政理論主要觀點
2.經典公共行政理論辯護的政治目標與價值導向
3.經典公共行政理論的哲學基礎
(三)行為主義公共行政理論
1.行為主義公共行政理論主要理論觀點及其哲學基礎
2.行為主義公共行政理論與經典公共行政理論的承襲關系
3.行為主義公共行政理論辯護的政治目標與價值導向
(四)新公共管理理論
1.新公共管理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2.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價值導向與辯護的政治目標
3.新公共管理理論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理論的承襲關系
(五)公共行政研究管理主義路徑的證成
二、公共行政實踐合法性的重構:公共行政研究憲制主義路徑的努力
(一)公共行政研究憲制主義路徑的開端:“西沃之爭”
1.沃爾多與行政國家
2.“西沃之爭”
(二)公共行政研究憲制主義路徑的核心命題:公共行政實踐的合法性重構
1.公共行政研究憲制主義路徑的總體內容
2.新公共行政學派
3.新公共服務學派
4.公共行政憲法學派
(三)公共行政實踐合法性重構要素:憲法與歷史
1.管理主義路徑公共行政實踐合法性建構困境
2.憲制主義路徑公共行政實踐合法性建構
三、治理:在現代自由主義、福利國家與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之間
(一)治理概念與治理理論譜系
1.治理概念的經驗性與規(guī)范性
2.治理理論的譜系
(二)治理的歷史語境
1.現代自由主義與福利國家
2.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與新公共管理運動
3.“第三條道路”與治理浪潮
(三)治理的全球化與治理的本質
1.治理的全球化
2.治理的本質
四、政治-行政二分原則的變遷
(一)行政的概念演變:從“執(zhí)行”到“政治”再到“行政”
1.混合政體理論與行政概念的雛形
2.執(zhí)行概念的產生
3.三權分立中的執(zhí)行概念與政治概念
4.政治-行政二分中的行政概念
(二)政治-行政二分原則的兩個面向:現代國家的關鍵組織要素與經典公共行政理論基本觀點
1.政治-行政二分原則的制度面向:現代國家的關鍵組織要素
2.政治-行政二分原則的理論面向:經典公共行政理論的基本觀點
(三)現代社會本質與制度性政治-行政二分原則
1.制度性政治-行政二分原則的邏輯根源:資本主義體系的形而上學化改造
2.制度性政治-行政二分原則的歷史考察:階級沖突與精英統(tǒng)治
五、人性假設的哲學基礎與公共行政理論的發(fā)展
(一)人性假設與公共行政理論的演進
1.前公共行政學時期性惡論假設對政治與行政思想演變的影響
2.公共行政學誕生以后人性假設的變化對公共行政思想演變的影響
(二)人性惡假設的哲學基礎及其理論后果
1.人性惡假設的機械唯物主義基礎和還原論理據
2.機械唯物主義本體論和還原論思維模式的困境
(三)人性善假設的哲學基礎
1.人性善假設的復歸
2.人性善假設的詮釋學理據
(四)公共行政理論的未來:邁向實踐智慧
1.治理思想的貧困:公共行政的四種敘事模式
2.公共行政的實踐智慧:是什么,不是什么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