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福建出版業(yè)發(fā)達,是三大出版中心之一。閩本圖書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它記錄和見證著福建社會經濟和歷史文化的變遷,是聯(lián)系過去和未來的傳播媒介。宋代閩本圖書傳播是宋代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和呈現(xiàn)宋代福建歷史文化甚至是整個宋代文化的“一面鏡子”。研究宋代閩本圖書傳播,能夠讓更多人了解福建豐富的圖書文化。本書從傳播學角度,借鑒西方媒介環(huán)境學理論,把宋代福建圖書作為媒介,考察福建版圖書的傳播環(huán)境、傳播主體、傳播方式、傳播控制和傳播策略等五大方面的內容,關注書籍對社會的影響。比較了宋代讀者對閩本、浙本與蜀本圖書的評價,認為對其閩本圖書,應該持更加客觀公正與平衡的態(tài)度;還比較了宋人對當時的傳統(tǒng)媒介(即手抄媒介)和新興媒介(即印刷媒介)的認識與理解,豐富和總結了宋人的媒介觀與傳播觀。本書能面向科研機構和高校圖書館,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師生研究、學習提供參考。面向國家和省級文化部門,為文化工作者提供決策。面向大眾讀者,引起讀者對福建刻書文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