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黃河流域地貌特征概述
1.2 黃河流域氣候和植被特征簡述
1.3 黃河流域主要人類活動概述
1.4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第2章 氣候和人類活動對徑流量變化的貢獻率
2.1 徑流量變化影響因素研究現狀
2.2 黃河流域典型區(qū)段劃分及其依據
2.3 數據資料和研究方法介紹
2.4 徑流量變化影響因子貢獻率估算
2.5 氣候和人類活動對黃河徑流量變化的影響機制
2.6 小結
第3章 氣候和人類活動對輸沙量變化的貢獻率
3.1 流域產輸沙變化研究回顧
3.2 主要水文站輸沙量變化特征
3.3 不同區(qū)段河流年凈輸沙量變化特征
3.4 凈輸沙量變化影響因素的貢獻率分析
3.5 凈輸沙量變化的人類活動影響分析
3.6 小結
第4章 月均輸水輸沙量及水沙關系變化分析
4.1 不同年代月均徑流量及月均流量變化特征
4.2 不同年代月均輸沙率及月均含沙量變化特征
4.3 不同年代典型水文站月均來沙系數變化特征
4.4 不同年代月均流量與含沙量關系變化分析
4.5 小結
第5章 河流輸沙效率和泥沙輸移比變化分析
5.1 輸沙效率及河道沖淤研究回顧
5.2 數據分析方法及暖季和主汛期輸沙效率定義
5.3 黃河下游輸沙效率階段性變化特征
5.4 影響輸沙效率變化的主控因素分析
5.5 小結
第6章 沖積河型的多樣化及其轉化現象分析
6.1 沖積河流主要分類方案概述
6.2 沖積河型成因簡述
6.3 沖積河型轉化研究簡述
6.4 黃河干流河型多樣化的地理特性
6.5 黃河青藏高原瑪曲河段的河型轉化特征
6.6 黃河上游托克托河段的河型轉化特征
6.7 黃河下游高村上下河段的河型轉化特征
6.8 小結
第7章 不同河型的動力學和河道演變趨勢分析
7.1 河道比降時空變化特征
7.2 平灘流量流速及河道寬深比變化特征
7.3 不同河型段水流能耗率時空變化分析
7.4 粒度分布特征及中值粒徑年際變化
7.5 水流斷面形態(tài)對流量的響應特征
7.6 不同河型段的河道沖淤演變特征
7.7 不同河型段的河道寬度演變特征
7.8 小結
第8章 沖積河道沉積速率變化及成因分析
8.1 同流量水位變化揭示的河床沉積速率
8.2 斷面平均高程變化反映的河道沉積速率
8.3 沉積速率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8.4 小結
第9章 汛期河相關系變化及河道調整趨勢分析
9.1 河相關系研究及應用回顧
9.2 數據來源、研究方法及關鍵擬合參數
9.3 汛期河相關系參數的空間變化及相關關系
9.4 不同河型段汛期河道調整趨勢分析
9.5 小結
第10章 河道斷面參數變化及水沙過程響應
10.1 水沙過程與河道斷面調整研究簡述
10.2 數據資料與研究方法
10.3 斷面形態(tài)與水沙過程相互關系分析
10.4 水沙搭配對斷面形態(tài)參數的影響分析
10.5 小結
第11章 水庫建設及運行對河道演變的影響
11.1 河道演變與人類活動影響研究簡述
11.2 河道斷面及數據選取和研究方法介紹
11.3 典型水文站水沙變化分析
11.4 河床沖淤與河道縱剖面變化特征
11.5 斷面形態(tài)隨流量及含沙量的變化規(guī)律
11.6 水庫水沙調控模式對河道演變的影響
11.7 小結
第12章 河口淤積與水沙及河道演變關系分析
12.1 黃河流域輸出水沙變化趨勢及原因分析
12.2 黃河下游河道泥沙沖淤變化分析
12.3 不同入海河口及三角洲整體造陸面積變化
12.4 河口造陸面積與入海沙量之間的關系
12.5 三角洲造陸面積與河道演變的關系
12.6 入海輸沙量臨界值的適用性分析
12.7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