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對魯迅小說修辭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關系研究”;一是本體研究。在“關系研究”中,主要研究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魯迅小說修辭的總體風格與魯迅思想、情感的內在聯(lián)系。其次,魯迅的修辭觀與魯迅小說修辭的關系。最后,魯迅小說修辭風格形成的淵源透視。如魯迅對繪畫、戲劇、散文、詩歌等的藝術智慧的嫻熟化用;又如魯迅思想的豐厚性與矛盾性對小說修辭的影響。在“本體研究”中,主要研究兩大內容:首先,從現(xiàn)代修辭學、小說修辭學、現(xiàn)代語言哲學、敘事學、文體學的角度綜合研究魯迅小說的“言語修辭”并由此揭示被遮蔽了的魯迅小說藝術創(chuàng)造性的神采。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研究“魯迅小說的話語修辭與言語體裁”。第二,魯迅小說的文體與語體修辭。第三,魯迅小說語用修辭的藝術化與思想化。主要研究兩個內容:一是用語修辭的“超常搭配”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在具體詞語運用中,魯迅小說不僅完成了“尋常詞語的藝術化”,而且實現(xiàn)了尋常詞語的思想化,如“吃”、“睡”這些尋常詞語。其次,魯迅小說修辭的微觀研究。主要研究魯迅小說中“語言修辭”的兩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語音修辭。第二個內容是辭格。這些研究既涉及具體的語言修辭內容,也涉及它們與言語修辭的關系,還注意追溯它們在有效地體現(xiàn)魯迅小說創(chuàng)作意圖方面的具體意義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