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研究對象是禪宗宗師,涉及到禪師的生平事跡、禪法思想、禪宗發(fā)展等方面,所以對研究者而言,需要一定的佛禪學識基礎,甚至一定的佛禪體驗,因為佛禪研究不能等同于世間的其他學問,如果缺乏對佛禪的體會,所進行的研究就會如隔靴搔癢難以深入其中去揭示禪師言行之后的真實面目。湯用彤指出:“中國佛教史未易言也。佛法,亦宗教,亦哲學。宗教情緒,深存人心,往往以莫須有之史實為象征,發(fā)揮神妙之作用。故如僅憑陳跡之搜討,而無同情之默應,必不能得其真。哲學精微,悟入實相,古哲慧發(fā)天真,慎思明辨,往往言約旨遠,取譬雖近,而見道深弘。故如徒于文字考證上尋求,而乏心性之體會,則所獲者其糟粕而已?!币虼吮疚牡难芯克悸泛头椒ú粌H立足于相關文獻的搜集、分析、歸納和總結等,而且立足于佛禪之體驗角度,多種研究方法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