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勝之書》是我國現(xiàn)存農書最早的一種,與《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該書總結了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yè)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獲、留種和貯藏技術﹑區(qū)種法等。作者氾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末期。氾書早已亡佚,清人有輯本。石聲漢的《氾勝之書今釋》共輯得三千五百多字,分作101條,按照下列次序重新編排:1、耕作的總原則,2、選擇播種日期,3、種子處理、4、個別作物的栽培技術,5、收獲,6、留種及貯藏,7、“區(qū)種法”。每條先列正文,次列現(xiàn)代口語的“釋文”,并附以校記和注釋。在“正文和今釋”之后,是總體研究的《〈氾勝之書〉的分析》一文?!稓飫僦畷襻尅返耐怀鲐暙I有兩點:一是在前人輯本的基礎上做了認真地校訂、補充,形成了一個更加完善、精審的新輯本;二是把輯佚整理和研究相結合,運用現(xiàn)代農業(yè)科學知識對《氾勝之書》做了新的闡發(fā)。 《南方草物狀》是南北朝時期重要的博物學著作,久已失傳。作者徐衷,生卒年不詳,事跡不詳,只知道他大概活動于東晉劉宋之交,曾有嶺南生活經歷。石聲漢先生悉心鉤沉,從各種文獻中輯出一卷,共輯草木類50種、鳥獸魚蚌類17種,物產2種,并間有注釋,“代序”中敘徐書源流、失佚時間及本書輯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