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畫瑣錄》這些文章寫作的年代不同,文章內容的指向不同,當然受眾也就不同。將這些文章匯集起來放在一起就顯得高低錯落、拉雜散亂而不成系統(tǒng),因此就不得不將《讀畫瑣錄》命名為《讀畫瑣錄》。瑣,即是瑣碎細微,有時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也因如此,有時對一些問題的討論沒辦法做得十分完美,不得不剛開頭便剎尾,對于從屬于主題之外的問題更是一點而過,有時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山水詩與山水畫的同時出現的問題,這種文化現象的背后成因到底是什么?又如對五代至北宋山水畫從逐漸成熟到輝煌燦爛之黃金時期的表述比較籠統(tǒng),缺乏細節(jié);還有對中國畫觀察方法的很多需要追根溯源的問題發(fā)掘得還不夠;另外對“以書入畫”的審美價值問題也待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有些因題材的限制不便展開論述;而有些問題則是受筆者本人學養(yǎng)水平的制約,只能留些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