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的祖父來自倫敦南部的一個從事“拾荒職業(yè)”的家庭,她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島上的海岸上淘金,收集化石、鯊魚牙齒和舊瓶子。麗莎一邊追尋著自己拾荒家族的祖先曾經居住生活過的地方,一邊從這些地方的河岸拾荒,翻撿垃圾,將這些遺失的歷史一一回憶并串起。 作為英國最早有著現代都市雛形,最早受益于工業(yè)革命的倫敦,同時接納了高速發(fā)展帶來的副產品——垃圾。直至現在,泰晤士河岸依然依稀可見過去的影子:14-15世紀動物骨頭和陶瓷制成的紐扣、早已退出時代舞臺的煙草漏斗(麗莎提到,16世紀的人類遺骨上,甚至可以觀察到牙被這些陶瓷漏斗磨出的半圓形孔洞)。隨著麗莎腳步從市中心走向郊區(qū),景象越來越觸目驚心——塑料,大量的塑料,各個時期以不同科技水平制成的塑料制品,已經填滿了人類的海灘與海洋,取代了過去取自天然材料的制成品。工業(yè)化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希望與便利,讓曾經只有貴族和富人能享受的生活觸手可及,可是這一切的代價,也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