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19世紀上半葉的俄國農奴

19世紀上半葉的俄國農奴

19世紀上半葉的俄國農奴

定 價:¥158.00

作 者: 伊萬·德米特里耶維奇·科瓦利琴科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187329 出版時間: 2021-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04 字數:  

內容簡介

  農奴制是貫穿整個近代俄國的經濟制度,其存在直接影響了俄國歷史的走向。本書使用大量史料,包括1802~1860年歐俄地區(qū)各省的政府報告、183個莊園的文件檔案和11。4萬名農奴的普查資料,研究了19世紀初至1861年改革前俄國地主農村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和農奴制危機。在研究過程中,本書將兩種方法相結合,一方面,實證研究探討19世紀上半葉農奴經濟及其分化情況,以揭示這一時期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另一方面,使用計量史學的研究方法,論證其結論并非個別省縣的表現,而是適用于19世紀上半葉的整個俄國。

作者簡介

  張廣翔,歷史學博士,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次被評為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2次被評為吉林省中青年拔尖人才,3次獲吉林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教育部及省級項目5項。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史學月刊》等CSSCI期刊上發(fā)表169篇論文和56篇譯文。5次赴俄進修,其中3次赴莫斯科大學歷史系進修。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史料及其選擇和分析方法
一 文獻綜述
二 統計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 19世紀上半葉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一 居民的社會類型、分布與地主農民所受的剝削形式
二 工業(yè)和農業(yè)生產領域
三 農業(yè)技術與農業(yè)發(fā)展水平
四 貴族莊園與社會農業(yè)結構
五 農民的副業(yè)
六 農村商品貨幣關系的發(fā)展
第三章 中部黑土區(qū)和伏爾加河流域從事農業(yè)的地主農民
一 勞役農民地位和經濟狀況
二 勞役-代役農民
三 代役制農村
第四章 中部工業(yè)區(qū)和西北地區(qū)的地主農民
一 勞役制和勞役-代役制農民的經濟情況和地位
二 代役制農村莊園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三 領地莊園的農業(yè)商品化
第五章 農副混合型農民與副業(yè)型農民
一 農副混合型農村
二 副業(yè)型農民
第六章 19世紀上半葉俄國農奴制農村資本主義起源與封建關系瓦解的特點與規(guī)律
一 俄國農奴的剝削形式和份地
二 農民的經濟和地位狀況
三 商品貨幣關系的發(fā)展與農民經濟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
四 農奴分化的特點
結論 封建農奴制經濟體系危機的實質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