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青春校園文學抗震結構設計(第5版)

抗震結構設計(第5版)

抗震結構設計(第5版)

定 價:¥45.00

作 者: 王社良 編
出版社: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新編系列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963578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結合《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00—2010,2016年版)編寫的抗震結構設計教材。內(nèi)容包括地震與地震動的基本知識,場地、地基和基礎的抗震設計,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驗算,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房屋、砌體結構房屋、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單層廠房等的抗震設計,隔震與耗能減震房屋的設計,以及工程結構防災減災。書中附有例題、各章提要及小結、思考題和習題。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及教師使用,亦可供從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科研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王社良,男,1957年生,漢族,陜西省陜西省人,工學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教學名師,師德標兵,博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與控制、工程結構健康診斷與處理、智能材料結構系統(tǒng)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負責“抗震結構設計”校級、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973科研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廳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出版專著和教材12部,在國內(nèi)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科研論文13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錄。

圖書目錄

1 緒論
本章提要
1.1 地震與地震動
1.1.1 地震及其成因
1.1.2 地震波
1.1.3 地震強度
1.1.4 地震區(qū)劃與地震影響
1.1.5 常用術語
1.2 地震活動性
1.2.1 世界地震活動性
1.2.2 我國地震活動性
1.2.3 近期世界地震活動性
1.3 地震震害
1.3.1 概述
1.3.2 工程地質(zhì)條件對震害的影響
1.4 結構的抗震設防
1.4.1 抗震設防的目標
1.4.2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法
1.4.3 抗震設計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結
思考題
2 場地、地基和基礎
本章提要
2.1 場地
2.1.1 場地土及場地覆蓋層厚度
2.1.2 場地類別
2.2 天然地基與基礎的抗震驗算
2.2.1 不進行天然地基及基礎抗震驗算的建筑
2.2.2 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承載力驗算
2.3 液化土與軟土地基
2.3.1 地基土的液化
2.3.2 液化的判別
2.3.3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2.3.4 軟土地基的抗震措施
2.4 樁基的抗震設計
2.4.1 可不進行樁基抗震驗算的條件
2.4.2 樁基的抗震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題
3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驗算
本章提要
3.1 概述
3.2 單自由度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分析
3.2.1 計算簡圖
3.2.2 運動方程
3.2.3 自由振動
3.2.4 強迫振動
3.3 單自由度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應譜
3.3.1 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
3.3.2 地震反應譜
3.3.3 標準反應譜
3.3.4 設計反應譜
3.4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地震反應分析的振型分解法
3.4.1 計算簡圖
3.4.2 運動方程
3.4.3 自由振動
3.4.4 振型分解法
3.5 多自由度體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3.5.1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3.5.2 底部剪力法
3.6 結構的地震扭轉效應
3.6.1 岡4·心與質(zhì)·心
3.6.2 單層偏心結構的振動
3.6.3 多層偏心結構的振動
3.6.4 偏心結構的地震作用
3.7 地基與結構的相互作用
3.7.1 地基與結構的相互作用對結構地震反應的影響
3.7.2 考慮地基結構相互作用的抗震設計
3.8 豎向地震作用
3.8.1 高聳結構和高層建筑
3.8.2 屋蓋結構
3.8.3 其他結構
3.9 結構地震反應的時程分析法
3.9.1 概述
3.9.2 恢復力特性曲線
3.9.3 結構的計算模型
3.9.4 地震波的選用
3.9.5 地震反應的數(shù)值分析法
3.10 建筑結構抗震驗算
3.10.1 結構抗震承載力驗算
3.10.2 結構的抗震變形驗算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4 建筑抗震概念設計
本章提要
4.1 場地選擇
4.1.1 避開抗震危險地段
4.1.2 選擇有利于抗震的場地
4.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4.2.1 建筑平面布置
4.2.2 建筑立面布置
4.2.3 房屋的高度
4.2.4 房屋的高寬比
4.2.5 防震縫的合理設置
4.3 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
4.3.1 結構選型
4.3.2 結構布置的一般原則
4.4 多道抗震防線
4.4.1 多道抗震防線的必要性
4.4.2 第一道防線的構件選擇
4.4.3 利用贅余構件增多抗震防線
4.5 剛度、承載力和延性的匹配
4.5.1 剛度與承載力
4.5.2 剛度與延性
4.5.3 結構不同部位的延性要求
4.5.4 改善構件延性的途徑
4.6 確保結構的整體性
4.6.1 結構應具有連續(xù)性
4.6.2 構件間的可靠連接
4.7 非結構部件處理
4.7.1 考慮填充墻的影響
4.7.2 外墻板的連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5 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設計
本章提要
5.1 概述
5.2 抗震設計的一般要求
5.2.1 結構體系選擇
5.2.2 結構布置
5.2.3 抗震等級
5.3 框架內(nèi)力與位移計算
5.3.1 水平地震作用計算
5.3.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內(nèi)力的計算
5.3.3 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內(nèi)力計算
5.3.4 內(nèi)力組合
5.3.5 框架結構位移驗算
5.4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構件設計
5.4.1 框架梁截面設計
5.4.2 框架柱截面設計
5.4.3 框架節(jié)點抗震設計
5.5 框架結構設計例題
本章小結
思考題
6 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本章提要
6.1 概述
6.2 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
6.3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
6.3.1 計算簡圖
6.3.2 地震作用
6.3.3 樓層地震剪力在墻體中的分配
6.3.4 墻體抗震承載力驗算
6.4 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
6.4.1 多層磚房構造措施
6.4.2 多層砌塊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
6.4.3 多層砌體結構房屋抗震設計例題
6.5 底部框架一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
6.5.1 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
6.5.2 底部框架一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
6.5.3 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