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作品集外國文學作品集韓國古典散文與中國文化之關聯(lián)研究

韓國古典散文與中國文化之關聯(lián)研究

韓國古典散文與中國文化之關聯(lián)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王成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78154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按照“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的理念、原則,以韓國古典散文作為論述對象,分高麗朝、朝鮮朝初期、朝鮮朝中期、朝鮮朝后期等時段,選取若干代表性作家,借助新材料、采用新視角、提煉新問題,考察韓國古典散文對中國文化的接受與變異,探究韓國古代文人是如何內(nèi)化、發(fā)揮與改造中國文化、文學經(jīng)典。不僅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廣度、深度,拓展了漢文化圈的散文研究領域,還可以為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意義的參照。

作者簡介

  王成,文學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文學、域外漢學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黑龍江省博士后科研基金啟動項目等多項。出版專著《韓國古典詩學批評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版),在《民族文學研究》《社會科學輯刊》《學術交流》《東疆學刊》《中國社會科學報》等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多次獲得黑龍江省文學學科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黑龍江大學人文社科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等,入選黑龍江大學學科青年學術骨干百人支持計劃。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高麗朝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第一節(jié) 金富軾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賦作蘊涵的中國文化因子
二 《百結先生傳》與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之比較
第二節(jié) 林椿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引經(jīng)據(jù)典,以中國文化典故作為論據(jù)
二 “文氣”觀、“詩樂”觀
三 《麴醇傳》《孔方傳》與韓愈《毛穎傳》
第三節(jié) 李奎報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對先秦散文說理藝術的接受
二 引中國文化典故考論
三 《白云居士傳》與王績《五斗先生傳》之比較
第四節(jié) 李穡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惟我小東,世慕華風”視域下的文學思想
二 征引、闡釋《論語》
第二章 朝鮮朝初期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第一節(jié) 徐居正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中國文學審美批評論
二 民本思想
三 引《詩經(jīng)》《孟子》探析
四 史家意識與朝鮮歷史著述論考
第二節(jié) 金時習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中國古代仁人君子、忠臣義士的形象
二 論中國王朝興替、帝王君主的為政
第三節(jié) 成倪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對儒家、道家思想的認知與運用
二 對中國文學思想的接受與批評
三 使華行跡與成倪的賦體散文創(chuàng)作
第三章 朝鮮朝中期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第一節(jié) 許筠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先秦諸子文學考論
二 “獨特的‘歸來’之樂”
三 “慕華”心態(tài)與明代文學、政治論
第二節(jié) 李植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對儒學、性理學的闡釋與實踐
二 閱讀法——中國文學之“先讀”“次讀”
三 作文法——中國文學之學習指南
第三節(jié) 張維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賦學觀與賦創(chuàng)作
二 “天機論”與“詩能窮人”“窮而后工”
三 《重刻〈杜詩諺解〉序》與朝鮮杜詩學
四 儒、道思想的認知與《設孟莊論辯》解讀
第四章 朝鮮朝后期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第一節(jié) 金澤榮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詩經(jīng)》、孔子《論語》與《孟子》若干問題考論
二 批評、接受與書寫:金澤榮散文與司馬遷《史記》
三 金澤榮與韓愈文道觀之比較
四 論明清文學及與清人之交游
第二節(jié) 李建昌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史家意識與李建昌的散文創(chuàng)作
二 《原論》與朋黨政治
三 《史記·伯夷列傳》的箋注與批評
第三節(jié) 金允植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
一 《八家涉筆》與唐宋八大家散文
二 出使中國行跡、交游考論
結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