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10個問題、感受法學趣味、學會思考與說理、掌握解決爭端的藝術這是一本由著名法學家撰寫的有助于人們學會思考與說理,通過10個有趣且值得深思的案例探索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的書。本書涉及的10個問題包括:蛋糕的分法、電梯難題:公寓電梯修理費的負擔、仿冒附帶爆炸裝置的保險箱、從意大利誘拐兒童、“好意同乘法”如何制定、夏加爾畫作的去向、起草一份合同、還能相信判例嗎、房東的不滿和懲罰性損害賠償。 本書采取“案例導入、問題導向”的體例,選取的10個案例多來源于日常生活,便于讀者想象出現法律問題時的具體生活情景,從而激發(fā)讀者自行思考的好奇心。如仿冒附帶爆炸裝置的保險箱案、夏加爾名畫失竊案等事件本身便充滿趣味,讓人不禁好奇在“一般法感情”都失效的地方,該如何探索正義。而在公寓電梯修理費的負擔、在好意同乘中搭乘者受損是否應當獲得賠償等這些民法學習者都可能難出新意的案件上,作者仍能從意想不到的角度探索說理的可能性,頗給人以智識上的沖擊。此外,作者并未停留于解決實體問題,還借題發(fā)揮,觸及判例拘束力、法解釋的方法等法理論層面的議題,通過具體案件展現了法學理論的魅力所在。 在日本,“法學入門”類書籍是非法律人士了解法學,法學院學生在學習部門法之前,乃至高中畢業(yè)生決定是否選擇法學專業(yè)的常見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