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祥(1922—2003)國際著名地理學家、生態(tài)學家。祖籍浙江海寧。1942年,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1945年之后,留學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等國,獲地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臺灣大學任教,并創(chuàng)辦敷明產業(yè)地理研究所和“國際研究中國之家”,后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學講座教授(第一位被任命為英制大學講座教授的中國人)、東京大學特級教授等。陳正祥雖多年遠離故鄉(xiāng),但始終心系祖國,密切關注著祖國建設。1984年,闊別祖國40年后,陳正祥應國家主席楊尚昆邀請,率團回國考察,受到國家領導人、農業(yè)部等部門負責人的熱情接待。陳正祥教授研究廣泛,著述豐富。據(jù)統(tǒng)計,1932—1992年間,他中、英、德、日等4種文字的著述共計624種,其中專著和專刊256種、論文368篇,這在國際地理學界jue無僅有,其早期關于祖國西南、西北、海南島等地的著作,至今仍是研究這些地區(qū)的寶貴歷史文獻。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前會長卡爾·特羅爾(Carl Troll)稱其為“中國地理學界第一人”,并推崇其為“東方的亞歷山大·馮·洪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