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結構上,分為五章,章下設節(jié)目。按先后順序,每一章的具體內容分別為:印順中觀思想的形成、印順中觀思想的主要內容、印順中觀思想的顯著特征、印順中觀思想與菩薩道和印順中觀思想與人間佛教。從各章來看,每一章內容均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并構成一個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從總體來說,從第一章至第五章,每一章與其后一章都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具有嚴密的邏輯發(fā)展程序。也就是說,全文緊緊圍繞一根主線,即從印順中觀思想推理演化而形成人間佛教的邏輯過程,展開全面的論述。如果以最后一章印順中觀思想與人間佛教為章的起點,依次按章逆推,那么全文可以說是一種回歸溯源性的探討。本書對印順人間佛教的形成過程作了較為完整和系統(tǒng)的論述,特別是指出從印順中觀思想到人間佛教建構,必須經歷菩薩道的推理演化,其間不是簡單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可以說,菩薩道思想體系在印順中觀思想至人間佛教建構之間起到了一個橋梁紐帶作用,這也充分肯定了菩薩道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學術界在探討印順人間佛教思想源流時,這一點長期以來卻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