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

定 價:¥149.00

作 者: [瑞典] 埃里克·達爾曼(Erik Dahlman) 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684596 出版時間: 202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對5G NR標準在Release 16中的擴展進行了全面介紹,并對Release 17的發(fā)展方向進行了概述?!?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首先對5G的背景(包括要求、頻譜和標準化的時間軸)進行了簡要討論,然后對NR首階段的所有技術特性進行了詳細的討論?!?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還對NR標準物理層結構和高層協(xié)議、射頻和頻譜,以及與LTE的共存和互通都進行了詳盡解讀,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NR及其技術組件,并深入了解技術決策背后的成因?!?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對近期發(fā)布的Release 16進行了全面解讀,新增內容為:NR的非授權頻譜接入和回傳一體化NR Sidelink和V2X工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和URLLC增強遠程干擾管理定位《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還對預期進入NR標準Release 17但尚未確定的內容進行了簡要概述。《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特點:對5G NR的基礎技術及標準化進行準確、易讀的描述對NR物理層結構和高層協(xié)議、射頻和頻譜,以及與LTE的共存和互通進行詳細解讀提供了對5G NR的洞察一一不僅描述NR規(guī)范本身,而且揭示技術決策背后的成因《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涵蓋蜂窩通信系統(tǒng)、無線空口技術、蜂窩通信協(xié)議、4G/5G高級無線接入技術和寬帶蜂窩標準等領域?!?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2版)》作者均就職于愛立信研究院,曾深入?yún)⑴c3G、4G和5G的研發(fā)和標準制定工作。他們是移動通信領域公認的專家,并且仍在積極參與3GPP5G的標準化工作。

作者簡介

  劉陽,2003年畢業(yè)于西安交通大學并獲碩士學位?,F(xiàn)任愛立信中國無線接入網(wǎng)性能高級專家,長期從事無線基站產(chǎn)品研發(fā)工作,主要負責無線資源管理等算法的研究和產(chǎn)品開發(fā),擅長領域包括網(wǎng)絡性能優(yōu)化和端到端性能分析等。朱懷松,2004年畢業(yè)于北京郵電大學并獲碩士學位?,F(xiàn)任愛立信中國首席工程師,長期從事無線基站開發(fā)和研究工作,主要領域包括基站多天線信號處理和性能分析等。工作期間獲得專利100余項。周曉津,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碩士,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工程管理碩士。現(xiàn)任愛立信中國無線基帶產(chǎn)品研發(fā)系統(tǒng)部門經(jīng)理,多年從事無線通信基站產(chǎn)品軟件開發(fā)和系統(tǒng)方案設計工作,對基站產(chǎn)品外場性能優(yōu)化有豐富經(jīng)驗。埃里克·達爾曼(Erik Dahlman),愛立信研究院高級專家,從事移動通信研究20多年,參與2G、3G、4G、5G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擁有多項通信技術專利和獎項,曾與他人合作出版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和4G,LTE-Advanced Pro and The Road to 5G等多部經(jīng)典技術專著。斯特凡·巴克?。⊿tefan Parkvall),愛立信研究院高級專家,IEEE會士,從事移動通信研究20多年,參與2G、3G、4G、5G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擁有多項通信技術專利和獎項,曾與他人合作出版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e Broadband和4G,LTE-Advanced Pro and The Road to 5G等多部經(jīng)典技術專著。約翰·舍爾德,愛立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從事移動通信研究30多年,參與2G、3G、4G、5G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曾與他人合作出版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e Broadband和4G,LTE-Advanced Pro and The Road to 5G等多部經(jīng)典技術專著。

圖書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譯者序
前 言
致 謝
第1章 5G概述 1
11 3GPP和移動通信的標準化 2
12 下一代無線接入技術—5G/NR 3
121 5G應用場景 3
122 LTE向5G演進 3
123 NR—新的5G無線接入技術 4
124 5GCN—新的5G核心網(wǎng) 4
第2章 5G標準化 5
21 標準化和監(jiān)管概述 5
22 ITU-R從3G到5G的活動 7
221 ITU-R的角色 7
222 IMT-2000和IMT-Advanced 7
223 ITU-R WP5D的IMT-2020流程 8
23 5G和IMT-2020 10
231 IMT-2020使用場景 10
232 IMT-2020能力集 12
233 IMT-2020性能要求 14
234 IMT-2020候選技術和評估 16
24 3GPP標準化 17
241 3GPP流程 18
242 作為IMT-2020候選技術的3GPP
5G NR規(guī)范 20
第3章 5G頻譜 22
31 移動系統(tǒng)的頻譜 22
311 ITU-R為IMT系統(tǒng)定義的頻譜 23
312 5G的全球頻譜狀況 25
32 NR的頻段 26
第4章 LTE概述 32
41 LTE Release 8—基本的無線接入 32
42 LTE演進 34
43 頻譜靈活性 36
431 載波聚合 36
432 授權輔助接入 38
44 多天線增強 38
441 增強的多天線傳輸 38
442 多點協(xié)作和傳輸 39
443 增強的控制信道結構 40
45 密集度、微蜂窩和異構部署 40
451  中繼 40
452 異構部署 40
453 微蜂窩開關 41
454 雙連接 41
455 動態(tài)TDD 42
456 WLAN互通 42
46 終端增強 42
47 新場景 43
471 機器類型通信 43
472 降低時延 44
473 設備到設備通信 44
474 V2V和V2X 45
475 飛行器 45
476 多播/廣播 46
第5章 NR概述 47
51 Release 15中的NR基礎知識 48
511 高頻操作和頻譜靈活性 48
512 極簡設計 49
513 向前兼容性 49
514 傳輸方案、部分帶寬和幀結構 50
515 雙工方式 52
516 低時延支持 53
517 調度和數(shù)據(jù)傳輸 54
518 控制信道 54
519 以波束為中心的設計和多天線傳輸 55
5110 初始接入 56
5111 互通和與LTE共存 57
52 Release 16中的NR演進 58
521 多天線增強 58
522 載波聚合和雙連接增強 59
523 移動性增強 59
524 終端節(jié)能增強 60
525 交叉鏈路干擾緩解和遠程干擾管理 60
526 接入和回傳一體化 61
527 NR與非授權頻譜 61
528 智能交通系統(tǒng)和車聯(lián)網(wǎng) 62
529 工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和超可靠低時延通信 63
5210 定位 63
第6章 無線接口架構 65
61 系統(tǒng)總體架構 65
611 5G核心網(wǎng) 65
612 無線接入網(wǎng) 67
62 服務質量 69
63 無線協(xié)議架構 70
64 用戶面協(xié)議 71
641 SDAP 73
642 PDCP 73
643 無線鏈路控制 74
644 媒體接入控制 76
645 物理層 84
65 控制面協(xié)議 85
66 移動性 87
661 網(wǎng)絡控制的移動性 87
662 小區(qū)重選 89
663 終端跟蹤 89
664 尋呼 91
第7章 總體傳輸結構 93
71 傳輸機制 93
72 時域結構 95
73 頻域結構 98
74 部分帶寬 102
75 NR載波的頻域位置 103
76 載波聚合 104
77 補充上行 106
771 與載波聚合的關系 107
772 控制信令 108
78 雙工方式 108
781 時分雙工 110
782 頻分雙工 112
783 時隙格式和時隙格式指示 112
79 天線端口 116
710 準共址 117
第8章 信道探測 119
81 下行信道探測:CSI-RS 119
811 CSI-RS基本結構 120
812 CSI-RS配置的頻域結構 123
813 CSI-RS配置的時域特性 123
814 CSI-IM資源干擾測量 124
815 零功率CSI-RS 124
816 CSI-RS資源集 125
817 跟蹤參考信號 125
818 物理天線映射 126
82 下行測量和上報 127
821 上報數(shù)量 127
822 測量資源 128
823 上報類型 128
83 上行信道探測:SRS 129
831 SRS序列和Zadoff-Chu序列 131
832 多端口SRS 132
833 SRS時域結構 132
834 SRS資源集 132
835  物理天線映射 133
第9章 傳輸信道處理 134
91 概述 134
92 信道編碼 135
921 每個傳輸塊添加CRC 135
922 碼塊分段 135
923 信道編碼 136
93 速率匹配和物理層HARQ功能 137
94 加擾 139
95 調制 139
96 層映射 140
97 上行DFT預編碼 140
98 多天線預編碼 141
981 下行預編碼 141
982 上行預編碼 142
99 資源映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