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人口學象征的貧困1:超工業(yè)時代

象征的貧困1:超工業(yè)時代

象征的貧困1:超工業(yè)時代

定 價:¥45.00

作 者: (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5234736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這部極具原創(chuàng)性的作品中,文化理論家、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重新審視了我們這個超工業(yè)時代中政治與美學的關系。斯蒂格勒認為,我們時代的特點是工業(yè)技術對象征的把持,其中美學既是經(jīng)濟戰(zhàn)爭的武器,又是該戰(zhàn)爭的劇場,這導致了一種“象征的貧困”,其中制約條件取代了人生經(jīng)驗。在當今的“控制社會”(借用德勒茲的表達)中,審美武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視聽技術和數(shù)字技術已成為控制身體和靈魂的意識與無意識節(jié)奏,調(diào)節(jié)意識和生活節(jié)奏的手段。絕大多數(shù)人現(xiàn)在完全受制于市場營銷的審美條件,因此與任何審美探究的體驗都疏遠了,審美參與的概念已經(jīng)基本崩潰。斯蒂格勒因而呼吁藝術界發(fā)展對自身作用的政治理解。在這本書中,他特別關注電影,它在時間之戰(zhàn)中占據(jù)了獨特的地位。電影既是工業(yè)技術,又是藝術,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對抗美學的制約條件。本書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貧困》的*部,它將引起電影研究、媒體和文化研究、文學和哲學界讀者的特別興趣,并將鞏固斯蒂格勒作為當代別具只眼的文化理論家之聲譽。

作者簡介

  關于作者貝爾納·斯蒂格勒 (1952—2020)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家,曾任法國蓬皮杜中心創(chuàng)新與研究所(IRI)主任,法國國立視聽研究院(INA)、法國聲學與音樂協(xié)調(diào)研究所(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發(fā)展部主任。其主要代表作有《技術與時間》(1994—2001)、《象征的貧困》(2004—2005)、《懷疑和失信》(2004—2006)、《構成歐洲》(2005)、《新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2009)等。 關于譯者張新木 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科學術委員,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一等秘書。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 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研究領域為語言學、符號學與法國文學。出版譯著《巴黎圣母院》《游蕩的影子》《論誘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學的政治》《景觀社會》等50余部,出版專著《法國小說符號學分析》與《普魯斯特的美學》。 龐茂森 四川廣元人,南京大學法語系博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001序言

003象征的貧困、情感的控制及其所構成的恥辱    

024似乎缺乏的是我們或如何從阿蘭·雷乃的《法國香頌》中尋找武器    

073蟻穴的寓意:超工業(yè)時代個體化的喪失    

128忒瑞西阿斯與時間之戰(zhàn):圍繞貝特朗·波尼洛的一部電影    

148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