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憤怒的玩偶》是“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拉美“惡文學現(xiàn)實主義”先驅羅伯特·阿爾特自傳式小說,亦是其長篇小說處女作。 主人公阿斯鐵爾是被學校開除的少年,他不惜一切代價試圖擺脫貧窮,但始終未能成功,于是越來越陷入黑暗的悲觀主義。小說以這樣一個悲劇人物,加上荒誕和絕望的氣氛,反映了 20 世紀初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混亂局面。 小說初名《豬一樣的人生》,編輯認為不雅,改為了《憤怒的玩偶》。原名道出了這小說的真諦,即這是失敗的、骯臟的、失望的人生。新題目的寓意,也許是指人是被命運捉弄的玩偶,也可能指涉主人公無用的小發(fā)明。有學者認為,這與文中不斷提及的詩人波德萊爾詩中許多的“玩具”對應,意在改變玩具本來的娛樂功能,玩具對玩具的制作者產生憤怒和反叛,隱射對這個現(xiàn)代化初期的工業(yè)世界的憤怒,因為它消滅了勞動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