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不同的研究領域——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學…… 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中國、英國、美國…… 他們成長于不同的年代,家庭背景各異,所受教育和職業(yè)生涯也各不相同。 但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從小對世界抱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對科學懷有熱愛。 《成為科學家》講述了屠呦呦、鐘南山、張益唐、王貽芳、常進、鮑哲南、顏寧、許晨陽、莉麗莎??蘭道爾、馬克??麥考林這十位現在國際知名科學家的“人物故事”。真實呈現了他們豐富多樣的成長經歷、,以及對科學啟蒙的認知過程和探索未知領域的艱難與突破。書中的科學家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形象:屠呦呦“不喜歡場面事兒,只想研究青蒿素”;鐘南山說“我們要講真話,對得起病人”;發(fā)明人造皮膚的鮑哲南覺得“工作對我是一種追求,但家庭對我更重要”;生物科學家顏寧告訴學生“有能力登上珠峰的人不應該去爬玉龍雪山”;“數學界的新星”許晨陽表示“不是每個人都有數學天賦”;紅外天文學領域泰斗馬克??麥考林向全世界發(fā)聲“就做那些讓你充滿激情的事”。每一個科學家都用自己的故事傳遞著科學人生與自然、與社會的碰撞與交融。 《成為科學家》也是一部本跨學科的科普故事書。在講人物故事的同時,介紹了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學等基礎科學領域的國際前沿知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啟發(fā)性,有助于青少年拓展學科知識、和建立科學思維體系的建立。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科學家,但是科學精神是從少年時期就在日常點滴形成的優(yōu)秀特質:追求真理的熱情、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堅持不懈的投入?!俺蔀榭茖W家”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夢想,找到科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