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蒙筌》是明代新安醫(yī)藥學家陳嘉謨編著的一部本草學著作,該書對其后的本草學產生了較大影響。全書分為總論與各論兩部分??傉撝饕撌鲆吧曳N、道地藥材、采收季節(jié)、真?zhèn)蝺?yōu)劣鑒別、炮制方法、配伍宜忌等問題。各論載藥742種,討論各藥氣味、升降、陰陽、歸經、毒性、產地、形態(tài)、采收、炮制、主治、功用、配伍宜忌等內容。全書始終貫穿著藥品質量至上的學術思想,陳嘉謨在長期臨床實踐中深切體會到藥品質量對于臨床療效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影響中藥質量的諸多因素,強調要從中藥的產地、采收季節(jié)、炮制加工、儲存保管等多方面嚴把質量關,以保證藥品質量優(yōu)良。該書強調藥性法象,認為藥物升降浮沉之能由氣味參合而定;在運用氣味治病方面,該書強調藥性與治療緊密結合,對后世處方用藥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次整理以明嘉靖四十四年刻七卷本為底本,以明崇禎元年劉孔敦增補本及《中國本草全書》《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本為主校本,并增加了注釋、點評。凡有疑惑、混淆、爭議者,必釋其疑辨其誤,正其源。體現(xiàn)了點評作者多年從事本草研究的心得體會?!侗静菝审埽ㄖ嗅t(y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是從事中醫(yī)藥理論研究、中醫(yī)臨床研究和中藥教學案頭應備的參考書,也可供中醫(yī)臨床醫(yī)生及中醫(yī)藥愛好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