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001作者傳略//001
中國哲學命題與學派研究//001
論格物致知//003
論天理與人欲//019
論儒家“孝”觀念的歷史演變和影響//033
略論中國古代關于量變與質變理論的發(fā)展//050
論洛學與宋代文化//065洛學及其實學思想//078
金華學派及其實學思想//121論浙東學派的事功之學//174
論“東南三賢”理學思想之異同//188
中國若干哲學家的專題研究//203
孔子人學思想述評//205
論老子“道”的學說//219
重評王充論孔子//234
何承天對佛教的批判//247
古代中醫(yī)學與范縝《神滅論》//272
論石介//288
略論程頤的辯證法思想//301
論二程的變革理論和對熙寧新政的態(tài)度//318
二程對佛、道的批判和吸取
——兼論對鬼神說的批判和讓步//331
略論二程的教育思想//348
論朱熹//372
重評朱熹的歷史觀//399
朱熹論為人之道//413
論呂祖謙//423
論呂祖謙“兼容并蓄”的學術思想//440
論呂祖謙的歷史哲學//450
論方以智的樸素辯證法宇宙觀//470
論李退溪的教育觀//485
論嚴復的哲學思想//499
學術爭鳴與學術評論//515
論荀況的樸素辯證法宇宙觀
——與包遵信同志商榷//517
關于柳宗元世界觀的實質問題
——與丁寶蘭同志商榷//534
評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549
論《洛學源流》//564
板凳坐冷文章做實
——評束景南先生的“朱子學”研究//570求“道”的境界
——評張立文的“朱子學”研究//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