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詞止考論

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詞止考論

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詞止考論

定 價:¥59.00

作 者: 李立 著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7217898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對于中華文化與中國文學而言,“止”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詞,但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止”的基本義是“停止”,并包含“止”與“不止”的辯證法:艮卦、“文明以止”、“道”等其實都是對“行—止”關系的反思?!霸娭购醵Y義,樂之嘆為觀止,言之止于達意,都用“止”來呈示自身的至上原則。“止”的終極義是“堅守”,表明了一種關涉人性根柢的倫理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成分,儒、道、釋三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闡發(fā)“止”。在具體行為層面,儒家講究“止??”“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可以行則行,可以止則止”;在理想標準層面,儒家追求“敬止”“安止”“止乎禮義”“止于至善”。道家基于生命的有限性剖析“止”與“不止”的關系,指出“知止不殆,知足不辱”,強調止于自然、止于本性。作為原始佛教核心要義的“四圣諦”實際上都圍繞著“止”展開??偟膩碚f,“止”關注的是人與天以及內與外之間的界限,講求有節(jié)制、有限度,講求止欲勸善、適可而止,并導向一個至高境界與終極目標。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學都是在由止和行所共同構成的道德理想圖景上展開的。“止”塑造了中國文化的性格,凝結了中國文化的要義,也道出了中國文化的精髓與命脈;而中國文化也需要“止”這一精神。在這個意義上,作為中國文化的元范疇,“止”可以而且應該經典化。

作者簡介

  李立,女,1986年生,湖北孝感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化與文論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CSSCI來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并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等轉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文論范疇的經典化研究”(項目編號:15YJC751026)。副主編《中國文論經典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參與項目《青春同創(chuàng),人文化成:中文類專業(yè)教學模式的深度轉換》(排名第三)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武漢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圖書目錄

暫缺《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詞止考論》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