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光纖通信(第4版)

光纖通信(第4版)

光纖通信(第4版)

定 價:¥118.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1321085 出版時間: 2020-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上一版基礎上,根據(jù)光纖通信技術的*新進展,更新擴容,歸納整理,重新編寫而成。全書共10章,內(nèi)容包括光纖通信理論基礎、光調制/復用發(fā)射及系統(tǒng)、陸地/海底光傳輸用光纖和光纜、光放大中繼及均衡、光接收/相干檢測及系統(tǒng)、100/400Gbit/s高速光纖通信系統(tǒng)、海底光纜通信系統(tǒng)、前向糾錯、DSP、脈沖整形及色散補償?shù)汝P鍵技術,以及光纖通信系統(tǒng)設計。本書內(nèi)容全、知識新、概念清楚、系統(tǒng)性強、理論體系嚴謹,以系統(tǒng)設計為目標,以讀者深入理解為目的組織素材,文字敘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書中配有名詞術語索引,使得本書像一本光纖通信手冊,可供相關專業(yè)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培訓教材使用。研究光纖通信器件、系統(tǒng),以及規(guī)劃設計、管理維護的人員也可參考本書。

作者簡介

  原榮,研究員,中國通信學會會士,承擔多項通信行業(yè)應用項目,發(fā)表論文50多篇,出版多部著作,實踐經(jīng)驗豐富。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光纖通信基礎
11光纖通信發(fā)展史
111光通信發(fā)展史
112高速光纖通信系統(tǒng)進展
113通信網(wǎng)絡的分層結構
114ITU-T 光傳輸網(wǎng)(OTN)最新進展
12光的基礎
121光的本質——波動性和光子性
122均勻介質中的光——光是電磁波
123相速度和折射率
124群速度和群折射率
13光的傳播特性
131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光纖波導傳輸光的基礎
132抗反射膜、電介質鏡和光子晶體
133光的諧振——激光器和濾波器基礎
134光的干涉和衍射——激光器和濾波器基礎
135光的偏振——偏振復用基礎
136光在各向異性晶體中的傳輸——雙折射器件及LiNbO3調制器基礎
137非線性光學效應——FWM、SRS和SBS基礎
138TE、TM和HE
14能帶理論及光吸收理論
141能帶理論——光探測器、激光器及EDFA基礎
142半導體對光的吸收
第2章光纖和光纜
21光纖結構和類型
211多模光纖
212單模光纖
213超低損耗光纖
214光纖制造工藝
215光子晶體光纖
22光纖傳輸原理
221光線理論分析傳輸條件——全反射和相干
222光線理論分析光纖傳輸模式
223導波理論分析光纖傳輸模式
224單模光纖的基本特性
23光纖傳輸特性
231衰減
232色散
233比特率
234帶寬
235光纖非線性光學效應
24單模光纖分類及應用
241改變光纖結構、設計不同光纖
242G652標準單模光纖
243G653色散位移光纖
244G654截止波長位移光纖
245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246G656寬帶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247G657接入網(wǎng)用光纖
248正、負色散單模光纖和色散補償光纖
25光纖的選擇
251一般光纖的選擇
252超低損耗光纖的選擇
26光纜
261對光纜的基本要求
262光纜結構和類型
263海底光纜分類及性能
264海底光纜選擇注意事項
第3章光纖通信器件
31光連接器
311連接損耗
312光連接器的結構和特性
313光接頭
314連接方法的比較
32光纖耦合器
321方向耦合器
322熔拉雙錐星形耦合器
33可調諧光濾波器
331法布里-珀羅(F-P)濾波器
332馬赫-曾德爾(M-Z)干涉濾波器
333布拉格光柵及光柵濾波器
334聲光效應及聲光濾波器
335可調諧光濾波器性能比較
34波分復用/解復用器
341光柵型解復用器
342光干涉型波分復用/解復用器
343介質薄膜型解復用器
35光調制器
351電光效應和電光調制器
352電吸收調制器(EAM)
353DQPSK光調制器
354聲光調制器
36光開關
361微機械光開關
362電光開關
363熱電效應及熱光開關(TOS)
364磁光效應和磁光開關
365聲光開關
37光隔離器和光環(huán)形器
371磁光塊狀光隔離器
372磁光波導光隔離器
373光環(huán)行器
38陣列波導光柵(AWG)工作原理及器件
381AWG星形耦合器
382AWG工作原理
383AWG復用/解復用器
384AWG濾波器及路由器
39光分插復用器(OADM)
391一般概念
392AWG光分插復用器
393可重構光分插復用器(ROADM)
394波長選擇交換(WSS)ROADM
310波長轉換
3101光電再生型波長轉換
3102半導體光放大器(SOA)非線性介質波長轉換
3103非線性光纖介質四波混頻波長轉換
3104氮化硅波導交叉相位調制(XPM)波長轉換
311雙折射器件——偏振復用相干檢測器件
3111相位延遲和補償器件
3112起偏器和檢偏器
第4章光源及其調制
41概述
42激光器機理
421發(fā)光機理
422受激發(fā)射條件
423光增益
424激光器起振的閾值條件
425激光器起振的相位條件
43半導體激光器
431異質結半導體激光器
432量子限制激光器
433單縱橫(SLM)激光器
44波長可調激光器
441耦合腔型波長可調激光器
442陣列SOA集成光柵腔體型波長可調激光器
443調諧光柵腔(TGC)PIC型波長可調激光器
45陣列波導光柵光源
451AWG多頻激光器
452AWG用于多波長光源
453AWG用于無色光網(wǎng)絡單元WDM-PON系統(tǒng)
454AWG用于光正交頻分復用(O-OFDM)信號產(chǎn)生
46其他激光器
461垂直腔表面發(fā)射激光器
462光纖激光器
47半導體激光器的特性
471基本特性
472模式特性
473調制響應
474相對強度噪聲
48先進的光調制技術
481光調制技術原理
482光調制技術分類
483差分相移鍵控(DPSK)
484差分正交相移鍵控(DQPSK)
485數(shù)/模轉換器(DAC)正交幅度調制(QAM)
486光數(shù)/模轉換器(ODAC)正交幅度調制(QAM)
487香農(nóng)限制和光調制技術比較
第5章光探測及接收
51光探測原理
52光探測器
521PIN光敏二極管
522雪崩光敏二極管
523響應帶寬
524新型APD結構
525金屬-半導體-金屬光探測器(MSM-PD)
526單行載流子光探測器(UTC-PD)
527波導光探測器(WG-PD)
53數(shù)字光接收機
531光電轉換和前置放大器
532線性放大器
533數(shù)據(jù)恢復電路
54光接收機信噪比(SNR)
541噪聲機理
542PIN光接收機SNR
543APD光接收機SNR
544光信噪比(OSNR)和信噪比(SNR)的關系
55比特誤碼率、Q參數(shù)和SNR
551比特誤碼率和Q參數(shù)
552比特誤碼率和Q參數(shù)、SNR的關系
553光探測器的量子限制
56光功率代價
561光發(fā)送機消光比不為零引入的光功率代價
562激光器強度噪聲引入的光功率代價
563定時抖動引起的光功率代價
57光接收機
571光接收機性能
572單行載流子(UTC)光接收機
573AWG多信道光接收機
574107Gbit/s 光接收機系統(tǒng)
575單片集成相干接收芯片
第6章光放大器
61光放大器基礎
611增益頻譜和帶寬
612增益飽和
613光放大器噪聲
614光放大器應用
62半導體光放大器
621半導體光放大器設計
622半導體光放大器特性
623半導體光放大器應用
63光纖拉曼放大器
631光纖拉曼放大器工作原理
632拉曼增益
633光纖拉曼放大器放大倍數(shù)和增益飽和
634光纖拉曼放大器多波長泵浦增益帶寬
635光纖拉曼放大器等效開關增益和有效噪聲指數(shù)
636短波長信號光功率向長波長信號光轉移
637光纖拉曼放大器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
638光纖拉曼放大器應用
64摻鉺光纖放大器
641摻鉺光纖和EDFA的構成
642EDFA工作原理及特性
643EDFA應用
644L波段EDFA及C+L波段EDFA
65光放大器在系統(tǒng)中的應用
651光放大器級聯(lián)
652混合使用光纖拉曼放大器和EDFA
第7章光纖通信系統(tǒng)
71調制編碼和復用
711光調制——改變載波幅度、頻率或相位
712脈沖編碼——將模擬信號變?yōu)閿?shù)字信號
713信道復用——擴大信道容量,充分利用光纖帶寬
72電復用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21電頻分復用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22微波副載波復用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23典型的FDM光纖通信系統(tǒng)——光纖/電纜混合(HFC)網(wǎng)絡
724電時分復用及其典型應用——SDH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3正交頻分復用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31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基本原理
732傅里葉變換實現(xiàn)OFDM調制和解調
733光正交頻分復用(O-OFDM)的基本原理
734強度調制/直接檢測OFDM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35偏振復用/相干檢測OFDM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36無傅里葉變換全光OFDM系統(tǒng)
737OFDM信號光纖傳輸用于4G/5G移動通信
738OFDM信號光纖傳輸用于高速鐵路無線系統(tǒng)
739OFDM光纖傳輸系統(tǒng)優(yōu)點及應用
74光復用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41波分復用(WDM)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42偏振復用(PM)光纖傳輸系統(tǒng)
75相干光波通信系統(tǒng)
751相干檢測——零差檢測、外差檢測
752相干檢測信噪比(SNR)
753相干解調方式——外差同步解調、外差異步(延遲)解調
754相干系統(tǒng)光調制
755相位噪聲和相位分集接收
756強度噪聲和平衡混頻接收
757極化分集接收
第8章高速光纖通信
81前向糾錯
811前向糾錯技術概述
812ITU-T 前向糾錯標準和實現(xiàn)方法
82數(shù)字信號處理(DSP)
821DSP在高比特率光纖通信系統(tǒng)中的作用
822數(shù)字信號處理(DSP)技術的實現(xiàn)
823100Gbit/s系統(tǒng)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
824400Gbit/s系統(tǒng)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
83增益均衡
831增益均衡概述
832無源均衡器
833有源斜率均衡器
84奈奎斯特脈沖整形及其系統(tǒng)
841奈奎斯特脈沖整形概念
842奈奎斯特光發(fā)送機/光接收機及其系統(tǒng)
85100Gbit/s超長距離DWDM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