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作品集中國文學作品集人間四記:王安憶與海派文學傳統(tǒng)

人間四記:王安憶與海派文學傳統(tǒng)

人間四記:王安憶與海派文學傳統(tǒng)

定 價:¥68.00

作 者: 劉芳坤
出版社: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6306381 出版時間: 2020-06-01 包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間四記:王安憶與海派文學傳統(tǒng)》以文學史研究的視野,不僅運用文學敘事學的文本分析方法比較說明王安憶的作品何以繼承了海派文學傳統(tǒng),更進一步將王安憶成為“海派傳人”視為一個文學史的“故事”。以王安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創(chuàng)作轉型為中心,首先分析這個文學史“故事”的前因后果,其次分析其之于王安憶個人創(chuàng)作的作用和對當代文學史的意義。

作者簡介

  劉芳坤,1982年出生于太原市。2012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14年9月進入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F(xiàn)為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在《南方文壇》《文藝爭鳴》《小說評論》《當代文壇》《文藝報》《新京報書評周刊》等報刊發(fā)表文學評論二十余萬字,其中部分文章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

圖書目錄

緒論 王安憶的文學史照影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世情記:上海、王安憶與海派文學
第一節(jié) 地緣與“海派文學”的命名
一、上海:舊夢、“傷城”或未來
二、“海派”溯源與成長環(huán)境
三、海派文學的現(xiàn)代質(zhì)與王安憶的創(chuàng)作遇合
第二節(jié) 海派文學的世情緣常
一、溯源:從艷異情色到俗世情愛
二、游離:從摩登感覺到文明之傷
三、回溯:從華洋交錯到世情海派的成型
第三節(jié) 王安憶的成長與文學道路
一、霓虹一隅:“海派”的隱現(xiàn)
二、史:上海認同的過程
三、歸去來兮:創(chuàng)作概觀
第二章 雙人記:從張愛玲到王安憶
第一節(jié) 觀的“冷與熱”:小說中的性戀主題
一、女性、都市與海派文學
二、男人的官能,女人的蟬蛻
三、“革命”歲月中的愛欲生存
四、文學中的“”動機
第二節(jié) 歷史觀的“大與小”:小說中的服飾細節(jié)
一、服飾、價值與女人的生存法則
二、服飾的色彩與身體和東西方現(xiàn)代性
三、生命如衣或時代衣觀
第三節(jié) 塑造“新海派”:當代文學批評史上的雙子星座
一、“發(fā)現(xiàn)”張愛玲與當代文學批評的“轉型”
二、作家、批評家與文學史
三、張愛玲和王安憶的“新海派”
第三章 對照記:海派“復興”與王安憶的創(chuàng)作轉型
第一節(jié) 城市空間:上海形象的轉變與文學想象
一、城市空間的文學意義
二、空間意象的興起和對照
三、想象“”上海的形象
第二節(jié) 城與人:從市民群體到小說人物形象
一、市民群體、社會生活的演變與“海派”的復興
二、王安憶小說中的“知青”
第四章 更衣記:王安憶對海派文學傳統(tǒng)的變異
第一節(jié) 王安憶小說的鄉(xiāng)土敘事
一、早期小說的鄉(xiāng)村敘事
二、中國經(jīng)驗與鄉(xiāng)土“尋根”
三、王安憶小說中的城”和“返鄉(xiāng)”
第二節(jié) 王安憶的京海給養(yǎng)及其意義
一、敘述的“故事”和審美的“故事”
二、王安憶的“抒情”和“啟蒙”
三、面對“京海結構”
結語 傳統(tǒng)之“輕”與歷史之“重”
附錄 王安憶主要作品發(fā)表編年
附錄 周明全訪談劉芳坤
附錄 電影《米尼》的“故事新編”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