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國外金屬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現狀 1
1.1.1 美國 1
1.1.2 德國 2
1.1.3 澳大利亞 3
1.1.4 其他國家概述 4
1.2 國內金屬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現狀 4
1.3 金屬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技術概述 8
1.3.1 物理修復技術 8
1.3.2 化學修復技術 8
1.3.3 微生物修復技術 9
1.3.4 植物修復技術 10
1.3.5 邊坡修復技術 12
1.3.6 土壤種子庫技術 14
1.4 金屬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面臨的主要問題 15
1.4.1 缺乏監(jiān)督保障系統(tǒng)、權責不清、生態(tài)恢復業(yè)主不明 15
1.4.2 缺乏良好的商業(yè)模式 16
1.4.3 理念技術方面的問題 16
1.4.4 政策規(guī)范與環(huán)保意識問題 17
第2章 金屬礦山廢棄地類型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18
2.1 金屬礦山廢棄地類型及特征 18
2.1.1 露天采場 18
2.1.2 排土場 18
2.1.3 尾礦庫 19
2.1.4 塌陷區(qū) 19
2.1.5 壓占區(qū) 20
2.1.6 堆浸場 20
2.1.7 原地浸礦采場 20
2.2 金屬礦山廢棄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21
2.2.1 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 21
2.2.2 污染自然環(huán)境,造成生態(tài)失調 22
2.2.3 地質災害 24
第3章 礦山廢棄地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技術 25
3.1 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的作用與思路 25
3.1.1 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的作用 25
3.1.2 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的思路 26
3.2 土地整理方式 27
3.2.1 地形整理 27
3.2.2 植被恢復整地 28
3.3 土壤改良技術 30
3.3.1 物理改良法 30
3.3.2 化學改良法 32
3.3.3 生物改良法 33
第4章 金屬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植被選擇與配置 36
4.1 植物選擇原則 36
4.2 適生植物篩選 38
4.2.1 草本植物 38
4.2.2 灌木植物 43
4.2.3 喬木植物 48
4.2.4 藤本植物 52
4.3 植物配置原則 54
第5章 金屬礦山堆場酸性廢水污染阻隔技術 56
5.1 堆場酸性廢水產生機理 56
5.2 影響堆場酸性廢水產生的因素 58
5.3 礦山酸性廢水的特點及危害 59
5.3.1 礦山酸性廢水的特點 59
5.3.2 礦山酸性廢水的危害 59
5.4 礦山酸性廢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60
5.4.1 源頭控制技術 60
5.4.2 末端治理技術 64
5.5 多層覆蓋CCBEs模型 66
5.6 人工復合隔離層材料的開發(fā) 67
5.6.1 設計思路與結構 68
5.6.2 低滲透層的特性 69
5.6.3 重金屬固化穩(wěn)定化 71
5.6.4 人工復合隔離材料性能現場驗證實驗 72
第6章 金屬礦山典型固體廢棄物的污染環(huán)境特性 75
6.1 廢石污染環(huán)境特征 75
6.1.1 廢石產酸評測與規(guī)律 75
6.1.2 廢石堆重金屬及類金屬元素的釋放規(guī)律 81
6.1.3 廢石重金屬元素賦存狀態(tài)與環(huán)境風險評價 88
6.2 尾砂污染環(huán)境特征 92
6.2.1 尾砂中重金屬及類金屬元素分布變化規(guī)律 92
6.2.2 尾礦中重金屬及類金屬模擬酸雨淋溶規(guī)律 100
第7章 廢石場生態(tài)修復 110
7.1 限制廢石場生態(tài)修復的因素 110
7.2 廢石場植生基材篩選與優(yōu)化配置 110
7.2.1 研究方法 111
7.2.2 不同處理的理化性質 114
7.2.3 不同試驗條件下植物生長指標 124
7.2.4 人工模擬降雨侵蝕試驗 132
7.2.5 *優(yōu)基質配方篩選 135
7.3 耐性植物選擇與優(yōu)化配置模式 140
7.3.1 典型植物酸性脅迫盆栽試驗 140
7.3.2 植物優(yōu)化配置模式 145
7.4 廢石場邊坡生態(tài)修復工程實踐 151
7.4.1 水龍山廢石場邊坡生態(tài)修復工程 151
7.4.2 釩礦廢石場生態(tài)修復工程 155
第8章 尾礦庫生態(tài)修復 160
8.1 限制尾礦庫生態(tài)修復的因素 160
8.2 尾礦庫生態(tài)修復的類型 161
8.2.1 無覆土復墾 161
8.2.2 覆土復墾 162
8.3 銅尾礦庫無土復墾優(yōu)勢植物與無土復墾應用技術 162
8.3.1 無土復墾優(yōu)勢植物重金屬累積效應 162
8.3.2 無土復墾應用技術 166
8.4 鉛鋅尾礦庫生態(tài)修復技術 176
8.4.1 研究區(qū)概況 176
8.4.2 尾砂穩(wěn)定化 176
8.4.3 適生植物的選擇 199
8.4.4 永興棚尾礦庫生態(tài)恢復工程實施 205
8.5 銅尾礦廢棄地復墾農作物種植 207
8.5.1 研究方法 209
8.5.2 尾砂、土壤物理化學性狀分析 211
8.5.3 尾砂重金屬元素對植物發(fā)芽生理毒性分析 212
8.5.4 不同覆土方式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213
8.5.5 不同覆土方式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215
8.5.6 重金屬濃度分析 215
8.5.7 覆土厚度效益分析 217
8.5.8 銅尾礦庫復墾對策分析 218
參考文獻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