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是一個曾對西方哲學、文化和社會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學科,它從*深層的根源上影響著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并使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形成了有別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獨特特征。探討、歸納和分析形而上學產生、發(fā)展乃至逐步衰落的歷史和內在邏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的現狀,并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展望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的未來。本書是《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的下卷,在上卷主要圍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托馬斯的形而上學思想系統(tǒng)地探討了形而上學在西方古代社會的發(fā)源、確立和發(fā)展的基礎上,本卷從唯理論、經驗論和辯證論歷史角度出發(fā),闡述了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洛克、休謨、康德及至黑格爾、謝林、費希特近現代哲學,從唯理論出現形而上學的危機,進到先驗論對形而上學的挽救以及辨證論向形而上學的回歸的歷史脈絡。作者以描述為基礎,以分析為核心,抓住哲學家的著作為根本,在尊重客觀史實的基礎上描述古代形而上學的發(fā)展歷程,并在這一描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近現代形而上學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從而努力發(fā)現西方形而上學思想的本來面貌和深層本質。全書分三篇十四章,約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