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論綱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論綱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論綱

定 價:¥119.00

作 者: 涂云新 著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叢編項: 青藍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1613445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6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運用比較法學方法研究基本權利和民生法治建設的學術專著。本書以權利解釋論和制度主義的思路出發(fā),遵循“權利闡釋論—權利的制度保障論—權利的保障路徑論—權利保障的關聯(lián)論”這一邏輯思路,從理念、制度和實踐三個維度,從“全球化視野”和“本地化行動”兩個層面展開了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機制的法理建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一組重要的基本權利。保障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能夠確保公民享有合于人類尊嚴生活的*低生存標準,推動民生法治建設進入法治化的軌道。本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基礎篇、制度篇、保障篇和關聯(lián)篇),綜合運用了規(guī)范實證主義、法解釋學、系統(tǒng)功能主義、比較法學、案例和經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歷史演進、哲學基礎、法律淵源、權利屬性、闡釋框架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模式、路徑選擇、資源依托,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立法供給、行政保障、司法救濟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國際法和國內法二元互動以及特定的文化權利保障等關聯(lián)問題,全書都貫徹了比較研究的方法,系統(tǒng)而完整地闡發(fā)了攸關現(xiàn)代國家建構和社會發(fā)展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機制。全書提出了以社會保障權為核心完善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立法體系、以司法漸進主義為進路推動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保障制度,以給付行政法治化為核心推動社會保障行政的體系建構。

作者簡介

  涂云新,復旦大學法學院教師、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青年研究員。研究旨趣主要集中于法與政治基本原理、比較憲法、人權理論、行政法學,旁涉法律推理、非西方法學思潮研究。聯(lián)系方式:tuyunxin@fudan.edu.cn

圖書目錄

第一編??基礎篇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jié)??問題的理論背景及提出
第二節(jié)??本書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第三節(jié)??相關研究的文獻回顧及評述
第四節(jié)??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jié)??本書研究的重點、難點及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
第六節(jié)??本書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人權的概念淵源與歷史演進: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為重心
第一節(jié)??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jié)??社會連帶人權的歷史淵源
第四節(jié)??近代人權觀念在中國的繼受和接受
第五節(jié)??圍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權利清單的發(fā)展
第六節(jié)??本章小結
第三章??“社會國原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憲法根基
第一節(jié)??“社會國”的歷史緣起與類型特征
第二節(jié)??“社會國原則”的法理內涵
第三節(jié)??“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融合與互動
第四節(jié)??“社會國原則”在憲法上的規(guī)范效力探討
第五節(jié)??本章小結
第四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闡釋框架與基本內涵
第一節(jié)??基本權利的闡釋框架:以基本權利的體系化與語境化為背景
第二節(jié)??基本權利傳統(tǒng)闡釋框架的當代檢討
第三節(jié)??基本權利的分析實證主義進路——以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關聯(lián)為例
第四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用語分歧與詳細概念的厘定與統(tǒng)一
第五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于憲法上之屬性與定位
第六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基本內涵——霍菲爾德分析進路
第七節(jié)??本章小結
第二編??制度篇
第五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模式和路徑選擇
第一節(jié)??立法裁量模式之概覽及其反思
第二節(jié)??司法救濟模式之概覽及其反思
第三節(jié)??給付行政模式之概覽及其反思
第四節(jié)??立法裁量模式、司法救濟模式與給付行政模式的相互關系
第五節(jié)??本章小結
第六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財政稅收分析
第一節(jié)??一個前提性的問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財政之維
第二節(jié)??現(xiàn)代國家的“財政憲法”及其結構
第三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財政稅收分析的理論模式
第四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財稅法保障體系的構造
第五節(jié)??本章小結
第三編??保障篇
第七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立法保障:以立法活動為中心
第一節(jié)??立法保障人權的學理見解:一般化理論
第二節(jié)??履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給付義務的立法
第三節(jié)??德國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立法
第四節(jié)??立法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介入和限制:以地方立法權為例
第五節(jié)??本章小結
第八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行政保障:以給付行政為中心
第一節(jié)??一個前提性的交代——給付行政對于基本權利保障的影響
第二節(jié)??“社會國原則”與“給付行政”的關聯(lián)和互動關系
第三節(jié)??“給付行政”中的法律保留原則
第四節(jié)??本章小結
第九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保障:以司法審查為中心
第一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救濟概覽
第二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救濟案例分析
第三節(jié)??類型化研究
第四節(jié)??本章小結
第四編??關聯(lián)篇
第十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中的特別問題:文化權利專論
第一節(jié)??文化的概念與范疇限定
第二節(jié)??法律意義上的文化權利
第三節(jié)??文化權利的規(guī)范要素
第四節(jié)??文化權利的規(guī)范屬性與建構
第五節(jié)??文化權利的規(guī)范功能
第六節(jié)??文化權利所要求之多元文化建制
第七節(jié)??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國際法和國內法互動
第一節(jié)??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之一般法理
第二節(jié)??國際人權公約的實施機制及其結構
第三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實施機制
第四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以中國為重點的探討
第五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以香港“孔允明訴社會福利署案”為例
第六節(jié)??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現(xiàn)實困境與中國面向
第一節(ji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中國語境
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關于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
第三節(jié)??改革開放后關于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立法及政策
第四節(jié)??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量化分析
第五節(jié)??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憲法保障的問題與對策
第六節(jié)??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結論和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法學瑣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