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筆記》作為一部隨筆性的紀實文學作品,通過一位獵人出獵路途上的見聞,真實記錄了沙皇專制統(tǒng)治下農奴主和農奴的生存狀態(tài)。全書包括二十五個短篇故事,描寫了鄉(xiāng)村的山川風貌、生活習俗;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丑惡殘暴的本性;充滿了對備受欺凌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寫出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所寫的眾多人物,主要可分為截然對立的兩大類:一類是作者以“以前沒有任何人這樣接近過的”視角去描寫的農民形象,比如《霍爾和卡里內奇》中的兩位主人公,《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中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農奴哲學家卡西揚,等等;另一類則是作者懷著憎惡之情加以刻畫的地主形象,比如《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中,地位顯赫的茲維爾科夫同他那個俗不可耐的臭婆娘,《彼得·彼得洛維奇·卡拉塔耶夫》中那對刁蠻兇狠的地主婆,等等。通過對兩類人物的不同態(tài)度和評價顯示了作者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