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方光燾、黃淬伯先生誕辰120周年
在紀念方光燾、黃淬伯先生誕辰120周年
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方光燾理論語言學的思想方法底層是形上學
——紀念方光燾先生誕辰120周年
方光燾的語言觀與漢語時體研究
東亞海岸語言區(qū)域及群體制圖
苗瑤語唇齒擦音的來源
基于超聲檢測的漢語普通話
基礎元音聲帶運動研究
山東莒縣方言尖團音變異的初步考察
山東萊陽話兒化標記的完成體與聲調的互動
析莊延齡《揚州方言》所記19世紀80年代的揚州方音
從黑水城文獻八思巴字習字材料看蒙、漢聲母的清、濁錯位對應
論《晉書音義》的唇音聲母并及唐五代
唇音聲母的演變
尖團合流在清代初期的演變
“齊梁陳”時期詩人用韻的數理統(tǒng)計分析
談唐蘭先生“三書”說中的形聲字
秦漢璽印姓名考析(續(xù)三)
漢隸類化現象考辨
廿年一劍下苦功慢工細活成巨帙
——黃仁碹教授《大唐眾經音義校注》讀后
名家經典
《切韻》音系的本質特征
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