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

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

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

定 價:¥30.00

作 者: 李刁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286912 出版時間: 2019-06-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50 字數:  

內容簡介

  《“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的選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開創(chuàng)性,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作者緊扣“互聯網+”行動計劃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新的驅動引擎這一大背景,具體分析了在“互聯網+”時代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影響下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給高校德育實踐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而探討了實施“互聯網+德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重點梳理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德育實踐的發(fā)展歷程的基礎上,作者總結出高校德育實踐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的經驗和啟示,從而研究提出了“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總體思路和實踐路徑?!丁盎ヂ摼W+”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最后,以具體工作實踐中的案例分析,構建了“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的若干工作模型和指導方案,使整體的邏輯性和科學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作者簡介

  李刁,男,漢族,1979年12出生于湖北襄陽,中共黨員。1997年9月考入華中師范大學,先后獲得教育信息技術學士學位、行政管理碩士學位、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學位,現任華中師范大學本科生院[黨委學生工作部(人武部)]副院長、副部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0項,參與《國際化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庫)、《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等6部著作與教材的編寫工作,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等刊物公開發(fā)表多篇論文,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刊發(fā)“互聯網+學生工作”、學生工作信息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經驗報道5篇,并被《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

圖書目錄

導論 “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概述
一、“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的緣起
(一)高校德育實踐的信息化境遇
(二)“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機遇
二、“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三、“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高校德育實踐的新境遇——“互聯網+”時代
一、“互聯網+”的由來
(一)“互聯網+”概念的提出
(二)“互聯網+”計劃與國家戰(zhàn)略
二、“互聯網+”時代的特征
(一)跨界思維創(chuàng)造無限開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二)重塑結構成就穩(wěn)固高效的社會關系
(三)尊重人性激發(fā)潛力無限的個體價值
三、“互聯網+”時代的標志性技術
(一)云計算
(二)大數據
(三)新媒體
第二章 “互聯網+”時代對高校德育實踐的影響
一、高校德育實踐概述
(一)“高校德育實踐”的概念
(二)高校德育實踐的主要途徑
二、“互聯網+”時代高等教育面臨的新環(huán)境
(一)行為方式個性化
(二)教育資源多元化
(三)教學方式在線化
(四)管理服務信息化
三、“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面臨的新挑戰(zhàn)
(一)德育內容的權威受到沖擊
(二)德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刻不容緩
(三)德育對象的缺失逐漸突顯
(四)德育過程的管理隱患重重
第三章 高校德育實踐發(fā)展的歷史回顧與啟示
一、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德育實踐的發(fā)展歷程
(一)敏銳認識與適應階段(1994年-1999年)
(二)主動推進與探索階段(2000年-2003年)
(三)全面運用與研究階段(2004年-2010年)
(四)思維驅動與創(chuàng)新階段(2011年至今)
二、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經驗與啟示
(一)互聯網的發(fā)展是一把“雙刃劍”
(二)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展必須彰顯時代性
第四章 “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創(chuàng)新的總體方略
一、總體目標及策略
(一)總體目標
(二)方法策略
二、基本原則
(一)方向性原則
(二)科學性原則
(三)整體性原則
(四)適用性原則
三、思路與框架
(一)以思維塑造為關鍵的德育主體素養(yǎng)提升
(二)以信息技術為驅動的德育實踐體系優(yōu)化
(三)以需求導向為目標的德育過程模型構建
第五章 “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實踐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一、塑造積極“互聯網+”思維以保持德育理念之先進性
(一)“互聯網+”意識的培養(yǎng)
(二)“互聯網+”能力的提高
(三)“互聯網+”秩序的治理
二、優(yōu)化“互聯網+德育”載體以提高德育實踐之有效性
(一)“O2O模式”增強德育課程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二)新媒體平臺凸顯德育實踐的話語權和感染力
三、創(chuàng)新“互聯網+管理”流程以提升德育過程之科學性
(一)信息化管理實現德育過程的規(guī)范化和管理服務的高效性
(二)大數據分析保證德育過程的精細化和準確性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互聯網+思想引領”
(二)案例二:“互聯網+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