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很多家長認為,學校是個安全的地方,但卻忽略了校園欺凌事件。一旦發(fā)生校園欺凌,就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身體、心理傷痛,影響孩子生理和性格發(fā)育。有的孩子遇到校園欺凌不敢聲張,或者是告訴了老師,卻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辦法,這時應該怎么辦呢?本書為小讀者們講解校園欺凌的概念,區(qū)分平時的惡作劇等等,更是貼心地介紹了幾種應對措施,幫助孩子們避免欺凌事件的發(fā)生。 2、如何應對家庭暴力 在這本書中,主人公們紛紛發(fā)問:“被打、被體罰算是家庭暴力嗎?被責罵呢?”他們也搞不清楚,到底什么程度才算是被“家暴”了,一起去了解了什么是家暴,如何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 3、預防猥褻與性侵 很多人認為,猥褻犯一定是兇狠、猥瑣的模樣,其實,猥褻未成年人的罪犯,通常都是笑瞇瞇的,看起來很正經、和藹,這樣才能方便他們靠近小朋友。他們可能是路人、鄰居、甚至是孩子的老師!家長不可能無時無刻待在孩子身邊,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才能預防猥褻與性侵呢?怎樣分辨什么是不能保守的秘密?在不同場合遇到了壞人,應該怎樣應對?本書做了詳細的解答,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受益良多。 4、學會處理壞情緒 壞情緒有什么大不了?不不不,請一定要警惕!長期壓抑的心理環(huán)境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在壞情緒的催化下,就會瞬間崩潰。近年來許多少年兒童自殘、自殺的案件,不得不引人思考:那些沒能及時處理的壞情緒,真的就慢慢消失了嗎?還是說,它們都被壓抑在了心底?其實,哭鬧、發(fā)脾氣、沉默不語......這些在家長眼中的“作”,很可能是孩子在向你表達:我心里有個傷口,你來幫幫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