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服務UG NX 12.0中文版模具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UG NX 12.0中文版模具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UG NX 12.0中文版模具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定 價:¥89.00

作 者: 王凱,胡仁喜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642459 出版時間: 2020-01-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3篇15章。第1篇介紹模具設計的有關基礎知識,其中第1章介紹UG NX 12.0注射模具設計基礎;第2章介紹模具設計初始化工具;第3章介紹模具修補和分型工具;第4章介紹Mold Wizard提供的模架庫和標準件系統(tǒng);第5章介紹澆注和冷卻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第6章介紹標準件和其他工具;第2篇介紹各種典型結構模具設計實例,從第7章~第11章,通過散熱蓋模具設計、充電器座模具設計、播放器蓋模具設計、上下圓盤模具設計、發(fā)動機活塞模具設計5個綜合實例,進一步描述了利用Mold Wizard進行模具設計的一般過程。;第3篇從第12章~第15章,介紹了整套手機模具設計綜合實例。隨書網(wǎng)盤資料包含全書所有實例的源文件和效果圖演示,以及典型實例操作過程AVI文件,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本書。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機械、模具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同時也適用于模具、機械加工等方面的設計師、技術人員和CAD愛好者學習UG NX模具設計。

作者簡介

暫缺《UG NX 12.0中文版模具設計從入門到精通》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篇  基礎知識篇
第1章  UG NX12.0注射模具設計基礎2
1.1  基本概念3
1.1.1  塑料的成分和種類3
1.1.2  常用塑料的特性與用途3
1.2  塑料注射成型的原理與特點8
1.2.1  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8
1.2.2  注射成型在塑料加工中的地位9
1.3  注射模具設計理論11
1.3.1  注射模具的基本結構11
1.3.2  塑料注射模具設計依據(jù)13
1.3.3  塑料注射模具的一般設計程序15
1.4  模具的一般制造方法18
1.4.1  加工模具用機械設備簡介18
1.4.2  電火花加工22
1.4.3  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方法23
1.5  UG NX12.0/Mold Wizard 概述24
1.5.1  UG NX12.0/Mold Wizard簡介24
1.5.2  UG NX12.0/Mold Wizard菜單選項功能簡介25
1.5.3  Mold Wizard參數(shù)設置27
第2章  模具設計初始化工具28
2.1  初始化項目和模具坐標系29
2.1.1  初始化項目29
2.1.2  模具坐標系31
2.1.3  儀表蓋模具設計——模具初始化32
2.2  收縮率34
2.3  工件35
2.3.1  成型工件設計35
2.3.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40
2.3.3  工件設置43
2.3.4  儀表蓋模具設計——定義成型工件44
2.4  型腔布局44
2.4.1  型腔數(shù)量和排列方式45
2.4.2  型腔布局設置47
2.4.3  儀表蓋模具設計——定義布局49
第3章  模具修補和分型50
3.1  修補工具51
3.1.1  創(chuàng)建包容體51
3.1.2  分割實體51
3.1.3  實體補片53
3.1.4  邊補片53
3.1.5  修剪區(qū)域補片54
3.1.6  編輯分型面和曲面補片55
3.1.7  擴大曲面補片55
3.1.8  拆分面56
3.1.9  儀表蓋模具設計——制品修補57
3.2  分型概述64
3.2.1  模具分型工具65
3.2.2  分型面的概念和設計66
3.2.3  區(qū)域分析67
3.2.4  設計分型面71
3.2.5  定義區(qū)域73
3.2.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73
3.2.7  交換模型74
3.2.8  儀表蓋模具設計——分型設計75
第4章  模架庫和標準件79
4.1  結構特征80
4.1.1  支承零件的結構設計80
4.1.2  合模導向裝置的結構設計82
4.1.3  模具零件的標準化85
4.2  模架設計86
4.2.1  名稱86
4.2.2  成員選擇86
4.2.3  詳細信息89
4.2.4  編輯注冊器和數(shù)據(jù)庫89
4.2.5  儀表蓋模具設計——模架設計90
4.3  標準件91
4.3.1  名稱92
4.3.2  成員選擇92
4.3.3  放置93
4.3.4  部件94
4.3.5  詳細信息94
4.3.6  設置95
4.3.7  儀表蓋模具設計——標準件設計95
第5章  澆注和冷卻系統(tǒng)97
5.1  澆注系統(tǒng)98
5.1.1  澆注系統(tǒng)簡介98
5.1.2  流道109
5.1.3  分流道109
5.1.4  澆口110
5.1.5  儀表蓋模具設計——澆注系統(tǒng)設計112
5.2  冷卻組件設計115
第6章  標準 件和其他工具116
6.1  滑塊和內(nèi)抽芯117
6.1.1  結構設計117
6.1.2  設計方法120
6.1.3  儀表蓋模具設計——滑塊設計122
6.2  鑲塊設計125
6.3  頂桿設計126
6.3.1  頂出機構的結構127
6.3.2  頂桿后處理129
6.3.3  儀表蓋模具設計——頂桿設計131
6.4  電極132
6.4.1  標準電極設計132
6.4.2  儀表蓋模具設計——電極設計135
6.5  模具材料清單137
6.6  模具圖138
6.6.1  裝配圖紙138
6.6.2  組件圖紙140
6.6.3  孔表140
6.7  視圖管理141
6.8  刪除文件142
第2篇  典型實例篇
第7章  典型一模兩腔模具設計——散熱蓋145
7.1  初始設置146
7.1.1  裝載產(chǎn)品并初始化146
7.1.2  設置收縮率147
7.1.3  定義成型工件148
7.1.4  定義布局148
7.2  分型設計149
7.2.1  產(chǎn)品補片修補149
7.2.2  創(chuàng)建分型線150
7.2.3  創(chuàng)建分型面151
7.2.4  設計區(qū)域151
7.2.5  定義區(qū)域152
7.2.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152
7.3  輔助系統(tǒng)設計153
7.3.1  模架設計153
7.3.2  滑塊設計155
7.3.3  頂桿設計159
7.3.4  澆注系統(tǒng)設計161
7.3.5  創(chuàng)建腔體165
第8章  典型多腔模模具設計——充電器座166
8.1  初始設置167
8.1.1  裝載產(chǎn)品并初始化167
8.1.2  定義成型工件168
8.1.3  定義布局169
8.2  分型設計169
8.2.1  曲面補片169
8.2.2  實體修補170
8.2.3  創(chuàng)建分型線171
8.2.4  創(chuàng)建分型面172
8.2.5  設計區(qū)域173
8.2.6  抽取區(qū)域173
8.2.7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173
8.3  輔助系統(tǒng)設計174
8.3.1  模架設計174
8.3.2  頂桿設計176
8.3.3  澆注系統(tǒng)設計178
8.3.4  創(chuàng)建腔體182
第9章  典型分型模具設計——播放器蓋183
9.1  初始設置184
9.1.1  裝載產(chǎn)品并初始化184
9.1.2  定位模具坐標系184
9.1.3  定義成型工件185
9.1.4  定義布局185
9.2  分型設計186
9.2.1  產(chǎn)品補片修補186
9.2.2  創(chuàng)建分型線188
9.2.3  創(chuàng)建分型面189
9.2.4  設計區(qū)域190
9.2.5  定義區(qū)域190
9.2.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191
9.3  輔助系統(tǒng)設計191
9.3.1  添加模架191
9.3.2  添加標準件192
9.3.3  添加澆口196
9.3.4  創(chuàng)建腔體197
第10章  典型多件模模具設計——上下圓盤198
10.1  初始設置199
10.1.1  裝載產(chǎn)品并初始化199
10.1.2  定義模具坐標系200
10.1.3  定義成型工件202
10.1.4  定義布局202
10.2  上圓盤分型設計204
10.2.1  曲面補片204
10.2.2  創(chuàng)建分型線204
10.2.3  創(chuàng)建分型面205
10.2.4  設計區(qū)域206
10.2.5  定義區(qū)域206
10.2.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207
10.3  下圓盤分型設計207
10.3.1  曲面補片207
10.3.2  創(chuàng)建分型線208
10.3.3  創(chuàng)建分型面208
10.3.4  設計區(qū)域209
10.3.5  定義區(qū)域209
10.3.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209
10.4  輔助系統(tǒng)設計210
10.4.1  模架設計210
10.4.2  澆注系統(tǒng)設計211
10.4.3  鑲塊設計214
10.4.4  頂桿設計215
10.4.5  其他零件218
第11章  典型動定模模具設計——發(fā)動機活塞221
11.1  參考模型設置222
11.2  創(chuàng)建動定模鑲件223
11.2.1  創(chuàng)建定模鑲件223
11.2.2  創(chuàng)建動模鑲件228
11.3  創(chuàng)建抽芯機構240
11.4  輔助系統(tǒng)設計251
11.4.1  添加模架251
11.4.2  B板開框251
11.4.3  A板開框254
11.4.4  流道和澆注系統(tǒng)設計256
11.4.5  創(chuàng)建唧嘴258
11.4.6  冷卻系統(tǒng)設計262
第3篇  綜合實例篇
第12章  手機中體模具設計266
12.1  初始設置266
 12.1.1  裝載產(chǎn)品267
 12.1.2  設定模具坐標系268
 12.1.3  設置成型工件269
 12.1.4  定義布局270
12.2  分型設計271
 12.2.1  實體修補271
 12.2.2  曲面補片279
 12.2.3  修補片體281
 12.2.4  創(chuàng)建分型線282
 12.2.5  創(chuàng)建分型面283
 12.2.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286
12.3  輔助設計287
 12.3.1  添加模架287
 12.3.2  添加標準件287
 12.3.3  頂桿后處理290
 12.3.4  添加流道和澆口291
 12.3.5  建立腔體292
第13章  手機上蓋模具設計294
13.1  初始設置295
13.1.1  裝載產(chǎn)品295
13.1.2  設定模具坐標系295
13.1.3  設置工件296
13.1.4  型腔布局297
13.2  分型設計298
13.2.1  實體修補298
13.2.2  拆分曲面306
13.2.3  創(chuàng)建分型線308
13.2.4  創(chuàng)建分型面310
13.2.5  設計區(qū)域311
13.2.6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311
13.3  輔助設計313
13.3.1  添加模架313
13.3.2  添加標準件314
13.3.3  頂桿后處理317
13.3.4  添加澆口317
13.3.5  添加滑塊319
13.3.6  建立腔體325
第14章  手機電池模具設計326
14.1  初始設置327
14.1.1  裝載產(chǎn)品327
14.1.2  設定模具坐標系328
14.1.3  設置工件328
14.1.4  型腔布局329
14.2  分型設計329
14.2.1  創(chuàng)建分型線329
14.2.2  創(chuàng)建分型面331
14.2.3  設計區(qū)域334
14.2.4  抽取區(qū)域334
14.2.5  創(chuàng)建型腔和型芯335
14.3  輔助設計335
14.3.1  添加模架335
14.3.2  添加標準件336
14.3.3  頂桿后處理339
14.3.4  添加澆口339
14.3.5  建立腔體340
第15章  手機殼體模具設計342
15.1  初始設置343
15.1.1  項目初始化343
15.1.2  設定模具坐標系343
15.1.3  設置工件345
15.2  分型設計345
15.2.1  模具修補346
15.2.2  曲面修補349
15.2.3  創(chuàng)建分型線351
15.2.4  創(chuàng)建分型面352
15.2.5  創(chuàng)建型芯和型腔357
15.3  輔助設計358
15.3.1  添加模架358
15.3.2  添加標準件359
15.3.3  頂桿后處理362
15.3.4  添加澆口362
15.3.5  添加鑲塊364
15.3.6  添加滑塊366
15.3.7  冷卻系統(tǒng)設計371
15.3.8  建立腔體37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