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胡楊和灰楊繁殖生物學

胡楊和灰楊繁殖生物學

胡楊和灰楊繁殖生物學

定 價:¥128.00

作 者: 李志軍 等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615329 出版時間: 2019-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0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近15年對胡楊(PopuluseuphraticaOliv.)和灰葉胡楊(PopuluspruinosaSchrenk.)的研究工作為基礎,從其種群地理分布、群落特征、生殖物候、生殖構件、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特性等方面進行論述,揭示了兩個物種以其獨特的繁殖屬性從時空上適應環(huán)境的繁殖對策。

作者簡介

暫缺《胡楊和灰楊繁殖生物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篇 胡楊和灰楊概述及相關研究進展
第1章 胡楊和灰楊概述 3
1.1 分類學地位 3
1.2 地理分布 3
1.3 生物學特性 6
1.4 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 9
1.5 林分構成及林型 12
參考文獻 14
第2章 種子繁殖研究進展 16
2.1 開花物候研究 16
2.2 胚胎學研究 17
2.3 生殖構件研究 17
2.4 種子散布研究 18
2.5 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研究 19
參考文獻 20
第3章 克隆繁殖研究進展 24
3.1 克隆生長 24
3.2 克隆植物生長構型及其可塑性 24
3.3 克隆整合作用 25
3.4 克隆植物生長格局的內部調節(jié)機制 26
3.5 胡楊和灰楊克隆繁殖 26
參考文獻 27
第二篇 胡楊和灰楊種子繁殖
第4章 開花傳粉特性 33
4.1 研究方法 33
4.2 花的形態(tài)及開花習性 34
4.3 同一年份不同種群間開花物候的比較 35
4.4 同一種群開花物候期在年份間的變化 35
4.5 同一種群開花期在年份間的變化 37
4.6 種群開花物候與氣溫的關系 38
4.7 單株散粉的時空特征 40
4.8 不同貯藏條件下的花粉生活力 42
4.9 討論 43
參考文獻 45
第5章 胚胎發(fā)育特點 47
5.1 研究方法 47
5.2 胡楊花粉和胚囊發(fā)育 47
5.3 灰楊花藥及花粉粒的發(fā)育 48
5.4 灰楊胚珠及胚囊的發(fā)育 50
5.5 花藥、花粉粒發(fā)育進程與雄花形態(tài)變化 54
5.6 胚珠、胚囊發(fā)育進程與雌花形態(tài)變化 54
5.7 討論 55
參考文獻 56
第6章 生殖構件數量格局特征 57
6.1 研究方法 57
6.2 生殖枝數量格局特征 59
6.3 花芽數量格局特征 59
6.4 花序數量格局特征 60
6.5 果實數量格局特征 62
6.6 果實數量格局的種間差異 63
6.7 不同種群間果實數量的比較 64
6.8 生殖枝養(yǎng)分含量的時空變化 65
6.9 花芽養(yǎng)分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 67
6.10 花芽與生殖枝養(yǎng)分含量間的關系 69
6.11 討論 71
參考文獻 75
第7章 種子散布及繁殖的時空特征 77
7.1 研究方法 77
7.2 種子微形態(tài)特征 80
7.3 冠毛的微形態(tài)特征 81
7.4 帶冠毛種子脫落和萌發(fā)與環(huán)境水分條件的關系 83
7.5 種子散布的時間特征 85
7.6 種子散布的空間格局 86
7.7 散種量與氣象因子的關系 88
7.8 種子自然繁殖的時空特征及其影響因子 90
7.9 討論 91
參考文獻 93
第8章 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規(guī)律 95
8.1 研究方法 95
8.2 種子萌發(fā)及胚生長對溫度和光照變化的響應 97
8.3 種子萌發(fā)及胚生長對干旱脅迫的響應 103
8.4 種子萌發(fā)及胚生長對鹽脅迫的響應 106
8.5 不同種源種子萌發(fā)對鹽脅迫的響應 108
8.6 幼苗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 111
8.7 討論 116
參考文獻 118
第三篇 胡楊和灰楊克隆繁殖
第9章 克隆繁殖器官分布特征 123
9.1 研究方法 123
9.2 根系結構特點 125
9.3 橫走側根垂直空間分布特征 126
9.4 橫走側根水平空間分布特征 126
9.5 橫走側根形態(tài)特點 127
9.6 橫走側根垂直空間分布與克隆繁殖的關系 127
9.7 討論 130
參考文獻 131
第10章 克隆繁殖的解剖學特征 133
10.1 研究方法 133
10.2 胡楊橫走側根的形態(tài)特征 133
10.3 胡楊橫走側根的解剖學特征 135
10.4 胡楊不定芽發(fā)生的形態(tài)解剖學特征 136
10.5 灰楊橫走側根的形態(tài)特征 139
10.6 灰楊橫走側根的解剖結構特征 140
10.7 灰楊不定芽發(fā)生的形態(tài)解剖學特征 141
10.8 討論 144
參考文獻 145
第11章 克隆生長特征及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147
11.1 研究方法 147
11.2 不同生境條件下克隆生長的數量特征 148
11.3 同一生境不同微環(huán)境條件下克隆生長的數量特征 150
11.4 克隆生長隨季節(jié)的變化 151
11.5 克隆分株株高和基徑生長隨季節(jié)的變化 153
11.6 討論 155
參考文獻 156
第12章 克隆生長與內外因子的關系 158
12.1 研究方法 158
12.2 克隆生長與土壤物理因子的關系 159
12.3 克隆生長與土壤化學因子的關系 162
12.4 克隆生長與地表溫度和氣溫的關系 166
12.5 克隆分株種群密度與土壤理化因子的關系 167
12.6 克隆生長與橫走側根養(yǎng)分含量的關系 167
12.7 克隆生長與橫走側根有機碳含量、碳氮比和氮磷比的關系 171
12.8 克隆生長與橫走側根可溶性糖含量的關系 174
12.9 討論 177
參考文獻 180
第13章 克隆分株種群的空間分布格局 182
13.1 研究方法 182
13.2 克隆分株種群密度隨季節(jié)的變化 184
13.3 克隆分株種群的空間分布格局 185
13.4 種群密度與聚集強度的關系 188
13.5 克隆分株種群空間分布格局的種間比較 189
13.6 取樣尺度對克隆分株種群空間分布格局的影響 190
13.7 討論 192
參考文獻 19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