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左翼電影音樂美學實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即: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展開研究。首先,介紹了左翼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與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對作曲家聶耳、任光、賀綠汀、冼星海、呂驥、黃自、黎錦暉、劉雪庵以及作詞家田漢、安娥、范煙橋等的電影音樂作品和進步音樂思想評述。然后,介紹了左翼電影音樂表演的主要團體和代表人物。主要包括30年代風靡全國的各類表演團體以及電影明星,并對左翼時期電影中經典的音樂形象進行解析。接著,介紹了左翼電影音樂民眾欣賞的經驗基礎和層次躍進。探討了左翼電影音樂的文化成因、傳播途徑、受眾需求、社會功能等。最終實現對左翼電影音樂實踐活動美學規(guī)律和藝術本質的解構:創(chuàng)作上,鮮明的政治化和意識形態(tài)化;表演上,無產階級思想感召下的現實主義形象塑造;欣賞上,階級斗爭和家國情節(jié)的一脈相承。本書的研究范圍包括了對音樂本體的藝術規(guī)律研究,對左翼電影音樂與流行音樂、外國電影音樂等音樂類型的比較研究,對左翼電影音樂廣泛影響的社會研究以及對左翼電影音樂與時代關系的政治研究,運用不同研究方法和視角,向讀者展開了中國近代左翼電影音樂光彩照人、動人心弦、催人奮進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