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物權法:根據(jù)《民法典》全面修訂(第七版)

物權法:根據(jù)《民法典》全面修訂(第七版)

物權法:根據(jù)《民法典》全面修訂(第七版)

定 價:¥58.00

作 者: 梁慧星,陳華彬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747572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次修訂,吸納和總結了新近以來的立法、司法解釋、審判實務和學理研究的全新成果,并將《民法典》物權編中的新規(guī)定予以納入。另外,鑒于近年來域(境)外相關物權法的更新、發(fā)展,本次修訂了原第六版中的相關信息,注入了域(境)外物權法修訂后的全新內容及其全新解釋成果。*后,本書也對原第六版中的一些文字表述予以了更新、變易。全書概念明晰、闡述透徹、考據(jù)周延,理論深度把握得當,既考慮到本科教學的系統(tǒng)性要求,又為讀者進一步研究物權法提供了參考思路。

作者簡介

  梁慧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44年1月出生,四川青神人。1966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學院;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民法碩士學位。1988年晉升研究員,擔任民法研究室主任;1990年被原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主要著作包括:獨著《民法》《中國民法經(jīng)濟法諸問題研究》《民法學說判例與立法研究》《民法解釋學》《民法總論》《裁判的方法》《法學學位論文寫作方法》《為了中國民法》《中國民事立法評說:民法典物權法侵權責任法》《讀條文學民法》《民事解答錄》《生活在民法中》《民法總則講義》《民法第*課》《梁慧星談民法》;合著《合同法》、《經(jīng)濟法的理論問題》、《民法債權》、《物權法》、《中國物權法研究》、《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總則編、物權編、債權總則編、合同編、侵權行為編、親屬編、繼承編)、《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主編《民商法論叢》《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叢書》《新時代法學學術文庫》。陳華彬,法學博士,中央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967年11月出生,四川仁壽人。1991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學院,獲民法碩士學位;1994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民法博士學位。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日本東海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訪問學者。主要著作包括:獨著《中國民法典的編纂》、《物權法原理》、《物權法研究》、《物權法研究》(修訂版)、《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民法典與民法物權》、《物權法》、《外國物權法》、《民法總論》、《債法總論》、《債法各論》、《民法物權論》、《我國物權立法難點問題研究》、《物權法前沿》、《物權法教程》、《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研究》、《現(xiàn)代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制度研究》、《民法總則》、《物權法論》、《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法》、《物權法要義》、《債法通論》、《債法分論》;合著《物權法》、《中國物權法研究》、《中國財產法》、《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附理由》、《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物權編、債權總則編)、《中國物權法之考量》(日文)、《民事法制之新典范》、《兩岸民事法學會通之道》。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編 物權法通則
第一章 物權概述
第一節(jié) 物權的名稱、概念與特性
第二節(jié) 物權的起源與羅馬法、日耳曼法的物權觀念
第三節(jié) 物權與債權
第四節(jié) 物權與知識產權、繼承權
第二章 物權法概述
第一節(jié) 物權法的特性
第二節(jié) 物權法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節(jié) 中國物權法與《民法典》物權編的制定和編纂
第三章 物權的客體與一物一權原則
第一節(jié) 與物權有關的物的主要分類
第二節(jié) 一物一權原則
第四章 物權的效力
第一節(jié) 概要
第二節(jié) 物權的排他效力
第三節(jié) 物權的優(yōu)先效力
第四節(jié) 物權的追及效力
第五節(jié) 物權請求權
第五章 物權法定原則與物權的類型
第一節(jié) 物權法定原則
第二節(jié) 物權的類型
第六章 物權變動
第一節(jié) 概要
第二節(jié) 物權變動
第三節(jié) 物權變動的公示與公信原則
第四節(jié) 物權行為
第五節(jié) 物權消滅的原因
第二編 所 有 權
第七章 所有權通說
第一節(jié) 所有權的含義與功用
第二節(jié) 所有權的變遷與演進
第三節(jié) 所有權的類型
第四節(jié) 所有權的權能
第五節(jié) 所有權的限制
第六節(jié) 所有權的物權請求權
第七節(jié) 取得時效
第八章 土地空間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土地空間權的基本理論
第九章 業(yè)主的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
第一節(jié)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jié) 專有權
第三節(jié) 共有權
第四節(jié) 業(yè)主的成員權
第五節(jié) 區(qū)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
第十章 相鄰關系
第一節(jié) 相鄰關系總說
第二節(jié) 相鄰關系的類型
第十一章 共有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按份共有
第三節(jié) 共同共有
第四節(jié) 準共有
第十二章 所有權的特別取得
第一節(jié) 善意取得
第二節(jié) 遺失物的拾得
第三節(jié) 先占
第四節(jié) 添附
第五節(jié) 貨幣所有權
第三編 用益物權
第十三章 用益物權總說
第一節(jié) 用益物權的意義
第二節(jié) 用益物權的特性與功用
第三節(jié) 用益物權的類型體系
第十四章 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取得
第三節(jié) 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效力
第四節(jié) 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消滅
第十五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
第三節(jié)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權利義務
第四節(jié)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消滅
第十六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和流轉
第三節(jié) 宅基地使用權的效力
第四節(jié) 宅基地使用權的消滅
第十七章 居住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居住權制度
第十八章 地役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地役權的取得
第三節(jié) 地役權的效力
第四節(jié) 地役權的消滅
第四編 擔保物權
第十九章 擔保物權總說
第一節(jié) 擔保物權的基本法理
第二節(jié) 擔保物權的類型
第三節(jié) 擔保物權的其他問題
第二十章 抵押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抵押權的取得
第三節(jié) 抵押權的效力(一)
第四節(jié) 抵押權的效力(二)
第五節(jié) 抵押權的效力(三)
第六節(jié) 抵押權的消滅
第七節(jié) 特殊抵押權(一):最高額抵押權
第八節(jié) 特殊抵押權(二):共同抵押權
第九節(jié) 特殊抵押權(三):財團抵押權、浮動抵押權與證券抵押
第十節(jié) 特殊抵押權(四):所有人抵押權
第二十一章 質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動產質權
第三節(jié) 權利質權
第二十二章 留置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留置權的取得
第三節(jié) 留置權的效力
第五編 占  有
第二十三章 占有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占有的分類和占有狀態(tài)的推定與變更
第三節(jié) 占有的取得
第四節(jié) 占有的效力
第五節(jié) 占有的保護
第六節(jié) 占有的消滅與準占有
主要參考著作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