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研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世界上首本詞典《爾雅》即誕生于中國西漢時期。兩千多年的中國小學史中,無論文字學、音韻學或訓詁學的研究,歸根結底都要落實到詞匯單位上。19世紀末以后,受西方語言學影響,語法學迅速占據了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的主流,并且在整個20世紀中,語法與詞匯的區(qū)別被過于拉大,在主流語言學理論中,詞匯單位、詞語的概念義研究幾乎沒有地位。20世紀末以來,一些新興學科領域特別是認知心理學、認知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人工智能等的產生和發(fā)展,為詞匯研究開拓了新的視角,對詞匯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些新興語言學流派如詞匯功能語法、詞語法、構式語法、生成主義背景下的詞匯語義學、生成詞庫、詞網、認知語義學、自然語義元語言等的研究理念和理論架構中,對詞匯單位的重視以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均達到了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