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今天的地理科學中,世界海域被分割為七大洋,但實際上,“大海是一個整體”,若站在一個航海經驗豐富的水手和一個飽經海戰(zhàn)洗禮的水兵的角度來看,這更是不容爭辯的事實。這本書的作者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就是這樣一個履歷豐富的老水兵,他在美國海軍服役近40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還曾任北約歐洲盟軍司令,指揮過諸多軍艦和航母戰(zhàn)斗群,航行足跡遍布世界各大洋。他親眼見證了冷戰(zhàn)期間美蘇艦隊的海上爭霸,親身參與了1986年《美國海上戰(zhàn)略》的制定過程,他不僅與諸多國家的海軍高級將領私交甚篤,深刻理解制海權對地緣政治的深刻作用,他還親自領導了打擊海盜的全球行動,深諳海洋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和未來發(fā)展的深遠影響。在這本書中,斯塔夫里迪斯結合自己近40年的海軍生涯,講述了他關于航海史、海戰(zhàn)史、海洋學和全球戰(zhàn)略的思考。在精神內核上,斯塔夫里迪斯傳承了“海權之父”馬漢的衣缽,他結合當今各國海上力量發(fā)展的具體形式,對馬漢的思想做出了評議和補充,進一步拓展了海權如何推動國際體系和世界格局發(fā)生變化這一宏大議題的討論。本書的章節(jié)基本都以一個大洋或海域的名字為題,詳細講述了全球諸海域的歷史與未來。作者用翔實的史料勾勒了大航海時代的光輝遺績,再現了海洋帝國海上爭霸的諸多戰(zhàn)役(如薩拉米斯海戰(zhàn)、勒班陀海戰(zhàn)、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大西洋海戰(zhàn)等),還犀利地指出了未來可能會爆發(fā)大規(guī)模海戰(zhàn)的海域,如北冰洋、地中海東部以及南海。這為我們理解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和全球格局的締造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海權是決定世界權力格局的關鍵因素,從羅馬帝國到大英帝國再到今天的美國,諸多世界強國的崛起都是從經略海洋開始的,海上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實力,任何一個想要成為強國的國家都必須擁有強大的海權。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對這一事實尚未形成充分的認識。斯塔夫里迪斯對這一點的理解則非常深刻,他基于歷史與現實,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這樣的觀點——海洋地理塑造了國家命運,現代海軍力量決定了世界的現在與未來。歷史上的中國一直是一個“重陸輕海”的國家,海權意識覺醒較晚,海上力量的發(fā)展與歐美國家相比也還存在相當的距離,面對南海的復雜局勢和潛在的爭端,如何建設和發(fā)展一個海洋強國,是決策者在新世紀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斯塔夫里迪斯對美國海軍戰(zhàn)略的剖析,以及對全球地緣政治沖突、世界海洋危機等問題的解讀,讀者們都可以引以為鑒,對今日世界作出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