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與自然科學家同樣癡迷并致力于解答自己認為亟需解決的問題。后者迷醉于獨立于自身的外部世界,而前者則驚異于自身。我們是生來合群,還是獨立?一個行為的道德性取決于其結果,還是其它因素?人類追求卓越的標準應該是什么?知識來源于經驗主義的感官知覺,還是理性主義的思考?逝者如斯,我們應更關注短暫時間中的永恒,還是永恒存在的光陰飛逝?這些幾千年來一直處于哲學爭論中心的問題至今仍引人深思。 本書以簡單易讀的語言為讀者呈現了哲學界五個最基本問題的論辯,各章節(jié)分別圍繞其中一個議題展開,勾勒出各議題核心論點的主線。在作者的帶領下,閱讀先哲們的著作選段,參與哲學命題的辯論,體會先哲的真知灼見穿越幾千年歷史對現世的啟發(fā)。 在這里,你能看到盧梭與亞里士多德短兵相接、穆勒和康德的針鋒相對、尼采和孔子的高手過招。讀者能通過本書對所謂“哲學史”知識有一點了解,但其最主要的目的卻并非系統的哲學教育,而是讓讀者明白,先哲們與在他們所生活的時代一樣,仍然活躍在今天這個智能手機的時代。將從中所學的哲學思考原則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也許便能找到思考、解決問題的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