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傳統調解理念的現代轉型與重塑
一、我國傳統調解的特質
二、社會轉型期傳統調解之困境
三、調解理念的現代性重塑――理性調解
四、結語
第二章 現代調解的新理念與新思維
一、傳統調解的三次轉型
二、現代調解的新理念與新思維:從實體維度出發(fā)
三、現代調解的新理念與新思維:從程序維度出發(fā)
四、我國調解制度未來發(fā)展的新思路:邁向現代化的調解
第三章 調解體系的重塑
一、中國調解體系的現狀――單一的政策主導型調解
二、政策主導型調解所面臨的挑戰(zhàn)
三、他山之石:美國調解制度的啟示
四、我國調解體系重塑和改造的對策
五、結語
第四章 調解模式的轉型與變遷
一、我國傳統調解模式――調解員主導型調解及其特征
二、調解員主導型調解模式的產生基礎及現實困境
三、社會轉型期我國調解模式的二元建構
第五章 社會調解的職業(yè)化道路
一、現代社會治理與調解職業(yè)化
二、我國調解職業(yè)化的困境
三、我國調解職業(yè)化困境的原因
四、突破我國調解職業(yè)化困境的可能出路
五、走出我國調解員職業(yè)化道路的誤區(qū):在職業(yè)化與社會化之間
第六章 人民調解制度的現代轉型
一、人民調解制度的歷史變遷:延續(xù)與斷裂
二、人民調解制度的現實困境:泛化現象的弊病
三、人民調解制度的正本清源:堅守定位,回歸初心
四、人民調解制度的實踐創(chuàng)新: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啟示
五、我國人民調解的完善路徑:兼論我國社會調解體系之整合
第七章 法院調解的改革路徑
一、法院調解的歷史譜系:從民間性到國家性
二、法院調解的興與衰:“調審關系”的政策嬗變
三、民事審判結構“理想類型”的現實動向:在調解型與判決型之間
四、法院調解的重構:調審合一還是調審分離
五、法院調解的新動向:法院調解的社會化
六、法院調解社會化的未來:邁向契約型治理
第八章 行政調解的歷史溯源與發(fā)展脈絡
一、古代的“行政調解”
二、近代的行政調解(1840―1949年)
三、現代的行政調解(1949―2012年)
四、“新時代”行政調解的新發(fā)展(2013年至今)
五、行政調解的困境突圍
第九章 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新發(fā)展
一、引言: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緣起
二、理論基礎: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內涵、模式與優(yōu)勢
三、現狀考察:我國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新實踐
四、實踐剖析:我國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發(fā)展的成效與問題
五、發(fā)展進路:我國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完善與突破
第十章 行業(yè)調解的發(fā)展困境及其破解
一、行業(yè)調解的歷史發(fā)展
二、行業(yè)調解的法理基礎
三、行業(yè)調解的現實困境
四、行業(yè)調解的未來出路
第十一章 商事調解國際化的中國應對
一、機遇:發(fā)展“一帶一路”商事調解極為迫切
二、挑戰(zhàn):國際商事調解體制機制尚不成熟
三、出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方向指引
第十二章 律師調解制度的內生矛盾及其化解路徑
一、問題的提出:律師調解的推廣“熱”與落實“冷”
二、我國律師調解制度的本相追問
三、我國律師調解制度的內生矛盾及其產生緣由
四、我國律師調解制度內生矛盾的實踐表現
五、我國律師調解制度內生矛盾的化解路徑
第十三章 “互聯網+調解”的發(fā)展、挑戰(zhàn)與未來
一、我國“互聯網+調解”的發(fā)展概述
二、我國“互聯網+調解”的實踐經驗
三、我國“互聯網+調解”的路徑選擇
第十四章 調解前置程序的運行現狀與路徑選擇
一、調解前置程序的基本理論
二、調解前置程序的運行機制
三、調解前置程序的現存問題
四、調解前置程序的路徑選擇
五、調解前置程序的未來展望
第十五章 “調解法”制定中的幾個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制定“調解法”的必要性
三、制定“調解法”的指導思想
四、“調解法”的基本原則
五、“調解法”的內容框架
六、結語
第十六章 調解的中國話語體系
一、問題的提出:為什么強調調解的“中國話語體系”
二、中國調解的文化自信:東西方不同的法律文化傳統
三、中國調解的制度自信:立足基本國情的實踐探索
四、中國調解的理論自信:立足本土資源的啟發(fā)
五、中國調解的道路自信:社會綜合治理新格局
六、結語:在本土性與全球性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