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高批評文選:批評的情懷》 本書收入了馬明高近四年在《光明日報》《文學報》《中國藝術報》《當代作家評論》《名作欣賞》《百家評論》等全國報刊上發(fā)表過的文學評論。馬明高雖然是身處基層的草根評論家,但是,他總是力求發(fā)出具有獨立意識的評論聲音。他善于從思想與藝術兩個方面對當下文壇進行追蹤觀察、評說與批評,諸如對“70后”作家、“80后”作家小說創(chuàng)作的新特征與局限性、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當代文學的經典化、“山藥蛋派”文學、現(xiàn)實主義與文學書寫的有效性,以及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非虛構文學、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詩歌創(chuàng)作等重大問題發(fā)出了自己獨立思考的真正聲音,敢于“說真話”“說實話”,觀點犀利,語出驚人,富有精神氣質和文學情懷,推崇有靈魂的寫作,關心對人靈魂的拷問。同時,馬明高還展開了對一個個重要作家與一部部重要作品的解讀、剖析和批評。他對王蒙、馬烽、莫言、王安憶、閻連科、余華、張平、寧肯、葛水平、盛可以、滕肖瀾等作家和《老生》《山本》《炸裂志》《第七天》《悶與狂》《三個重奏》《活水》《息壤》《重新生活》等作品,進行了認真的解讀與評說,積極從文本細讀及影響創(chuàng)作與審美的外部條件和主體素質進行評價與研究。馬明高是從事各種文體創(chuàng)作出身的評論家,所以,他的評論總是與眾不同,是“雜的文學”,既是充滿批評主體激情與思辨才能的隨筆,又是光華四射而令人回味無窮的文章。 《馬明高批評文選:批評的責任》 本書所收評論都是馬明高近四年在《文學報》《中國藝術報》《中國作家》(影視版)、《名作欣賞》《東方電影》《都市》《青年電影手冊》《中國文藝評論新媒體》《當代作家》等全國報刊和新媒體公眾號發(fā)表的文章,以及參加復旦大學、西藏民族學院、廈門大學、上海戲劇學院、浙江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影視論壇發(fā)言并被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各種論文集的論文。這些文章既有對電視民生新聞、鄉(xiāng)土電影、“山藥蛋派”電影、少數民族紀錄片、夏衍電影改編、李安的電影、張藝謀的電影、賈樟柯的電影,以及青年新導演的電影、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平遙國際電影節(jié)等進行宏觀而詳實的論述與分析,發(fā)出了一個獨立批評家的聲音,又有對近年來出現(xiàn)的《歸來》《黃金時代》《親愛的》《狼圖騰》《嘉年華》《無名之輩》《狗十三》《流浪地球》等重要電影作品,進行的認真而細致的解讀、闡述和批評,獨具慧眼與洞見,提出了一個獨立批評家對當前電影創(chuàng)作與生產獨到的省思與批評。馬明高是一個從事過影視編劇與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的評論家,所以,他的影視評論也是與眾不同,既是充滿批評主體激情與思辨才能的電影隨筆,又是光華四射而又令人回味無窮的“雜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