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未來: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藝 2018·北京文藝論壇
守正創(chuàng)新的文學之城——北京文學四十年 孟繁華
觀照現實,當前網絡文學發(fā)展的十個新情況 董江波
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學的品格、特色、經驗淺析 李朝全
文學創(chuàng)作的三維度 凸凹
講述中國故事與中國經驗的文化前提 張慧瑜
北京,請再引領一次電視劇新潮流 曾慶瑞
當前國產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在地性”思考 盧蓉
歷史與未來: 對中國話劇創(chuàng)作現狀的反思 胡薇
觀念革命與歷史實踐——中國話劇改革開放四十年 高音
從影響的焦慮到貝克特的目光——外國戲劇在中國四十年掃描 顏榴
與時代同行的北京雜技 郭云鵬1
當下首都舞蹈藝術創(chuàng)作的現狀與發(fā)展 金浩
新時代網絡音樂評論與研究的價值論域 丁旭東
蔡元培的美育藍圖及其對國立美術學校創(chuàng)辦的推動 曹慶暉
“長城”的開放意涵 鄒文
中國當下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普遍性問題與應對策略 唐東平
當代文藝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2018北京青年文藝評論人才讀書研討班暨京滬青年文藝評論家座談會
一部關于京杭大運河的《清明上河圖》——評徐則臣《北上》 叢治辰
當我們在談論丁西林的時候在談論什么 戴晨
新時代文藝的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文藝思想要論 高永亮
《三體》: 大荒山寓言 黃德海
“格物致知”小議 蔣原倫
“戲”與“戲評”兩問——由桂劇《破陣曲》說開去 景俊美
時空中的“英雄主義” 李亞祺
出離與回歸: 大眾文化和傳播視角下的網絡劇創(chuàng)作 王文靜
校歌文化新思考: 創(chuàng)作空間與傳播意識 魏曉凡
文體與批評——兼談翁氏劇評的幾個特點 解璽璋
逃離,或無處可逃——青年寫作的一種主題 徐剛
我所熱愛的和我所厭惡的 許苗苗
從《無間道》到《無雙》: 新世紀香港電影的文化身份轉型 薛靜
時光不老,情誼綿長——葉廣芩老師和她的《耗子大爺起晚了》 亦可
得罪與好惡 張定浩
當我們看《流浪地球》的時候,我們在看些什么 章穎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