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學理論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應用

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應用

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應用

定 價:¥148.00

作 者: 曹升樂,于翠松,宋承新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639592 出版時間: 2020-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應用》系統(tǒng)介紹了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方法,包括點預警與過程預警、靜態(tài)預警與動態(tài)預警的概念和確定方法,地表水預警、地下水預警和區(qū)域預警理論體系的建立,預警期包括三個月、非汛期、一年和兩年結合實際研究區(qū),該書分別給出了應用實例?!端Y源預警理論與應用》是一部系統(tǒng)論述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方法的著作,全面涵蓋了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區(qū)域水資源綜合預警理論與方法,可供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研究工作者使用,也可供水文水資源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選用。

作者簡介

暫缺《水資源預警理論與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理論篇
第1章 背景及意義
1.1 研究背景
1.2 意義
第2章 國內外概況
2.1 預警思想
2.2 水資源預警
第3章 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3.1 目標與原則
3.1.1 總體目標
3.1.2 基本原則
3.2 地表水預警體系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3.2.1 主要研究內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技術路線
3.3 地下水預警體系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3.3.1 主要研究內容
3.3.2 研究方法
3.3.3 技術路線
3.4 區(qū)域預警體系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3.4.1 主要研究內容
3.4.2 研究方法
3.4.3 技術路線
第4章 中型水庫預警期為三個月警戒線的確定方法
4.1 用水戶用水量及水庫損失水量的確定
4.1.1 水庫可供水量
4.1.2 城鄉(xiāng)生活與工業(yè)需水量
4.1.3 農業(yè)灌溉需水量
4.1.4 水庫滲漏損失水量
4.1.5 水庫蒸發(fā)損失水量
4.2 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方法
4.2.1 以農業(yè)灌溉為主的水庫
4.2.2 以城鄉(xiāng)生活和工業(yè)供水為主的水庫
4.2.3 綜合利用水庫
4.3 小結
第5章 中型水庫預警期為非汛期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方法
5.1 點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5.1.1 用水戶需水量及水庫損失水量的確定
5.1.2 點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5.2 預警過程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5.2.1 用水戶需水量及水庫損失水量的確定
5.2.2 警戒線的劃定
5.3 預警方法
5.3.1 靜態(tài)預警方法
5.3.2 動態(tài)預警方法
5.4 小結
第6章 預警期為三個月與非汛期大型水庫的預警管理理論
6.1 基本概念
6.1.1 絕對隸屬度
6.1.2 相對隸屬度
6.2 可變模糊評價模型
6.2.1 相對隸屬度模型
6.2.2 可變模糊評價模型
6.3 小結
第7章 大型水庫預警期為年的預警管理理論
7.1 預警期的確定
7.2 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7.2.1 以農業(yè)灌溉為主的水庫
7.2.2 以城鄉(xiāng)生活和工業(yè)供水為主的水庫
7.2.3 綜合利用水庫
7.3 預警方法
7.4 小結
第8章 大型水庫預警期為兩年的警戒線及預警區(qū)的確定方法
8.1 典型年組合的確定
8.1.1 典型年組合的確定
8.1.2 最不利年組合的選擇
8.2 預警期為兩年的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8.2.1 用水戶需水量及水庫損失水量的確定
8.2.2 預警期初到第二年6月30日警戒線的確定
8.2.3 預警期內第二年7~9月警戒線的確定
8.2.4 預警期內第二年10月到第三年6月警戒線的確定
8.3 考慮防洪影響的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8.3.1 預警期初到第二年6月警戒線的確定
8.3.2 第二年7月到第三年6月警戒線的確定
8.4 小結
第9章 地下水位預測模型
9.1 多元回歸方法
9.2 地下水位變幅擬合關系
9.2.1 地下水水源地補給量、開采量與地下水位變幅的相關關系
9.2.2 考慮有效降水的多元線性回歸擬合
9.3 地下水位預測模型
9.3.1 基于水位變幅的地下水位預測模型
9.3.2 模型參數(shù)的物理含義分析
9.4 小結
第10章 地下水位警戒線確定理論與方法
10.1 基本概念
10.1.1 基準水位
10.1.2 地下水位預警
10.1.3 預警期
10.1.4 點預警和過程預警
10.1.5 靜態(tài)預警與動態(tài)預警
10.1.6 靜態(tài)點預警與動態(tài)點預警
10.1.7 動態(tài)過程預警
10.2 地下水位警戒線劃定的目標及原則
10.2.1 目標
10.2.2 原則
10.3 地下水位警戒線的確定方法
10.4 地下水位預警管理
10.5 小結
第11章 預警期為三個月的地下水位預警方法
11.1 三個月地下水位預警線
11.2 三個月地下水位靜態(tài)點預警
11.2.1 靜態(tài)紅色警戒線
11.2.2 靜態(tài)橙色警戒線
11.2.3 靜態(tài)黃色警戒線
11.3 三個月地下水位動態(tài)點預警
11.3.1 動態(tài)紅色警戒線
11.3.2 動態(tài)橙色警戒線
11.3.3 動態(tài)黃色警戒線
11.4 三個月地下水位動態(tài)點預警管理
11.5 小結
第12章 預警期為非汛期的地下水位預警方法
12.1 非汛期預警方法
12.2 非汛期地下水靜態(tài)預警管理
12.2.1 警戒線的確定
12.2.2 預警區(qū)的確定
12.2.3 非汛期預警管理措施
12.3 非汛期地下水動態(tài)預警管理
12.3.1 動態(tài)警戒水位與動態(tài)警戒開采量
12.3.2 動態(tài)水位和動態(tài)開采量警戒線計算方法
12.3.3 非汛期動態(tài)過程預警管理
12.4 小結
第13章 區(qū)域水資源預警理論體系
13.1 區(qū)域預警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13.1.1 區(qū)域預警的基本概念
13.1.2 基于水量的區(qū)域預警方法
13.1.3 基于水質水量耦合的區(qū)域預警方法
13.2 區(qū)域預警供水方案的確定
13.2.1 僅地表水(多水庫)供水的區(qū)域預警方案
13.2.2 地下水(多水源地)供水的區(qū)域預警方案
13.2.3 區(qū)域綜合供水預警方案
13.3 小結
應用篇
第14章 研究區(qū)概況
14.1 研究區(qū)域
14.2 自然地理
14.3 水文氣象
14.4 社會經濟
14.5 水利發(fā)展現(xiàn)狀
14.5.1 河流情況
14.5.2 主要水利工程
14.6 地下水資源概況
14.6.1 水文地質特點
14.6.2 地下水動態(tài)
14.6.3 海水入侵問題
第15章 示范區(qū)概況
15.1 乳山市基本情況
15.1.1 自然地理
15.1.2 水文氣象
15.1.3 河流水系
15.1.4 水利工程
15.1.5 地質條件
15.1.6 地下水概況
15.2 膠南市基本情況
15.2.1 自然地理
15.2.2 水文氣象
15.2.3 河流水系
15.2.4 水利工程
15.2.5 地質條件
15.2.6 地下水水源地概況
第16章 中型水庫預警期為三個月警戒線的確定
16.1 乳山市預警期為三個月的預警管理
16.1.1 基本資料
16.1.2 警戒線確定
16.2 膠南市預警期為三個月的預警管理
16.2.1 基本資料
16.2.2 警戒線確定
16.3 小結
第17章 中型水庫預警期為非汛期警戒線與預警期的確定
17.1 乳山市預警期為非汛期的預警管理
17.1.1 基本資料
17.1.2 靜態(tài)點警戒線劃定
17.1.3 過程預警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17.1.4 預警區(qū)的確定
17.1.5 動態(tài)預警
17.2 膠南市預警期為非汛期的預警管理
17.2.1 基本資料
17.2.2 靜態(tài)點警戒線劃定
17.2.3 過程警戒線與預警區(qū)的確定
17.2.4 預警管理
17.3 小結
第18章 預警期為三個月與非汛期大型水庫的預警管理
18.1 大型水庫預警期為三個月的預警管理
18.1.1 基本資料
18.1.2 預警期為三個月的警戒線的確定
18.2 大型水庫預警期為非汛期的警戒線的確定
18.2.1 基本資料
18.2.2 點警戒線的確定
18.2.3 預警過程線的確定
18.2.4 靜態(tài)預警管理
18.2.5 動態(tài)預警管理
18.3 小結
第19章 大型水庫預警期為年的預警管理
19.1 確定預警期
19.1.1 汛期各月需水量計算
19.1.2 確定具體預警期
19.2 警戒線確定
19.3 動態(tài)預警管理
19.3.1 不同頻率入庫徑流量分配計算
19.3.2 推求水庫蓄水量變化過程
19.3.3 動態(tài)預警管理
19.4 小結
第20章 大型水庫預警期為兩年的警戒線及預警區(qū)的確定
20.1 典型年組的選擇
20.1.1 實測序列趨勢成分分析
20.1.2 計算實測序列統(tǒng)計參數(shù)
20.1.3 生成隨機序列
20.1.4 頻率計算
20.1.5 典型年組的選擇
20.2 警戒線的確定
20.2.1 汛期設計徑流量推求
20.2.2 警戒線確定
20.3 預警管理
20.3.1 設計年入庫徑流量分配
20.3.2 推求水庫蓄水量變化過程
20.3.3 動態(tài)預警管理
20.4 小結
第21章 膠南市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預測模型
21.1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預測模型
21.1.1 資料的選擇與處理
21.1.2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多元線性回歸擬合
21.1.3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考慮有效降水的回歸擬合
21.1.4 基于水位變幅的風河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位預測模型
21.2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預測模型
21.2.1 資料的選擇與處理
21.2.2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多元線性回歸擬合
21.2.3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考慮有效降水的回歸擬合
21.2.4 基于水位變幅的王臺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位預測模型
21.3 小結
第22章 預警期為三個月的膠南市地下水水源地預警
22.1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三個月預警管理
22.1.1 基準水位的確定
22.1.2 計劃取水量的確定
22.1.3 不同降水頻率的設計代表年選取
22.1.4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三個月靜態(tài)預警管理
22.1.5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三個月動態(tài)預警管理
22.2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三個月預警管理
22.2.1 基準水位的確定
22.2.2 計劃取水量的確定
22.2.3 不同降水頻率的設計代表年選取
22.2.4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三個月靜態(tài)預警管理
22.2.5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三個月動態(tài)預警管理
22.3 小結
第23章 預警期為非汛期的膠南市地下水水源地預警
23.1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非汛期預警管理
23.1.1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非汛期動態(tài)點預警管理
23.1.2 風河地下水水源地非汛期動態(tài)過程預警管理
23.2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非汛期預警管理
23.2.1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非汛期動態(tài)點預警管理
23.2.2 王臺地下水水源地非汛期動態(tài)過程預警管理
23.3 小結
第24章 預警期為非汛期的濟南市東城區(qū)水量預警
24.1 不同頻率降水過程的計算
24.2 補給量及損失水量的計算
24.2.1 補給量的計算
24.2.2 損失水量的計算
24.3 預警過程
24.3.1 基于水量的濟南市東城區(qū)預警方法
24.3.2 基于水質水量耦合的濟南市東城區(qū)預警方法
24.4 小結
第25章 結論與展望
25.1 結論
25.1.1 地表水預警結論
25.1.2 地下水預警結論
25.1.3 區(qū)域水資源預警結論
25.2 展望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