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沿著陡峭山路的攀登 1
一、資本主義時代的歷史性變化 1
二、《資本論》創(chuàng)作的前期準備 5
三、政治經濟學領域的“革命” 10
四、《資本論》第一卷問世 14
五、恩格斯對《資本論》的貢獻 18
第二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系統(tǒng)研究 23
一、政治經濟學對象的最初探索 23
二、政治經濟學對象的確定 27
三、對社會生產關系的理解 33
四、《資本論》關于生產關系的研究 36
第三章 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 42
一、唯物辯證法內涵的確定 42
二、唯物辯證法的本質特征 47
三、唯物辯證法在《資本論》中的運用 52
第四章 《資本論》是一個藝術整體 58
一、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想 58
二、《政治經濟學批判》“六冊計劃” 65
三、《資本論》“四卷結構”的形成 69
四、《資本論》“四卷結構”的內容 72
第五章 解開經濟學的千古之謎 77
一、商品的二因素 77
二、勞動二重性 81
三、貨幣的起源及本質 85
四、商品拜物教 89
五、貨幣的職能 92
六、深化和發(fā)展勞動價值論 96
第六章 揭開勞動受剝削的奧秘 100
一、貨幣轉化為資本 100
二、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實質 105
三、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 109
四、剩余價值生產的基本方法 113
五、資本主義的工資 119
第七章 資本歷史與未來的沉思 123
一、資本主義再生產和資本積累 123
二、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guī)律 131
三、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139
第八章 有序與無序和時間與空間 144
一、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階段和職能形式 144
二、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三種形態(tài) 149
三、流通時間和流通費用 153
四、資本的周轉速度 158
五、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及預付資本的總周轉 160
六、勞動期間、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166
七、可變資本的周轉及其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169
第九章 經濟運作中的橫坐標與縱坐標 171
一、社會資本再生產及實現問題 171
二、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基本理論前提 176
三、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及其實現 180
四、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及其實現 186
第十章 利潤的追逐與資本的競爭 192
一、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 192
二、利潤率及與剩余價值率的關系 197
三、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203
四、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209
第十一章 資本命運的扼制力量 213
一、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guī)律 213
二、阻礙利潤率下降的各種原因 218
三、規(guī)律內在矛盾的展開 222
四、把握利潤率趨向下降規(guī)律的意義 231
第十二章 資本對勞動的整體剝削 236
一、商業(yè)資本和商業(yè)利潤 237
二、生息資本和利息 245
三、土地所有者和地租 254
四、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歷史暫時性 261
第十三章 《資本論》的生命之樹常青 266
一、《資本論》的崇高地位 266
二、《資本論》的出版及傳播 271
三、《資本論》的歷史穿透力 277
四、《資本論》的強大生命力 282
第十四章 《資本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286
一、《資本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立場 287
二、《資本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主題 292
三、《資本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特質 297
四、《資本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結構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