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分為上、中、下三卷,載于《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陽明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在卷中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陽明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陽明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該書本著忠于原著的原則,對《傳習錄》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讀,從多個視角出發(fā),闡發(fā)蘊藏其中的哲理和智慧,以便讀者更加透徹地解讀本書,從中獲得熏陶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