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歐亞新秩序(三卷本)

歐亞新秩序(三卷本)

歐亞新秩序(三卷本)

定 價:¥258.00

作 者: 馮玉軍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332231 出版時間: 2018-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第一卷簡介:俄羅斯轉型: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 蘇聯解體前后,俄羅斯進入了全面的社會轉型時期。近三十年來,俄羅斯的社會轉型取得了歷史性進展,但受傳統(tǒng)文化、現實條件、思維方式、權力博弈、國際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轉型之初的制度設計與目標規(guī)劃在很大程度上已扭曲變形:取代理想中的民主制度的是號稱“可控民主”的威權體制;取代社會市場經濟的是重新國有化、寡頭壟斷和不發(fā)達民營經濟相互摻雜的混合經濟;公民社會在經歷一段時間發(fā)展后又日漸衰微。 當代俄羅斯的歷史發(fā)展表明,任何國家的社會轉型都不會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一帆風順的線性進程,“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這一歷史詛咒依然會在當代出現新的變種。對于俄羅斯來說,如何擺脫歷史的循環(huán)與宿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大潮中走出一條既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總體方向、又符合自身國情特點的道路,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第二卷簡介:俄羅斯轉型:對外政策與中俄關系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國家發(fā)展經歷了衰落、振興、遇阻的波峰浪谷,其對外政策也經歷了向西一邊倒、多極化外交、強勢出擊、重陷困境的波折起伏。俄羅斯不甘于沉淪,仍自視為全球性大國,渴望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關鍵作用。但綜合國力下降和大國雄心未泯之間的張力使其國家身份定位前后扭曲,也讓其對外行為經常進退失據、自相矛盾。俄羅斯是誰?要在國際體系中發(fā)揮怎樣的作用?會與外部世界構建起怎樣的關系模式?這一連串問題還沒有確定答案,需要在俄羅斯未來發(fā)展、自我調整以及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過程中得以解答。 中俄關系在蘇聯解體后實現了平穩(wěn)過渡并結成了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歷史證明,中俄關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壞,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但雙方身份定位的差異性、相互依賴的不對稱性、互利雙贏的不均衡性也值得關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應更加主動地引導和塑造中俄關系的未來發(fā)展。 第三卷簡介:歐亞轉型:地緣政治與能源安全 冷戰(zhàn)結束、蘇聯解體之后,原蘇聯國家紛紛走上了政治、經濟、社會全面轉型之路,這條道路是極不平坦的。一方面,它們的國家身份難以最終確定,國內的政治經濟體制經歷著多重挑戰(zhàn)的考驗;另一方面,大國及地區(qū)勢力圍繞“歐亞空間”的角逐與博弈從未停歇。在內外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大歐亞地區(qū)的結構、秩序乃至這一概念本身都在經歷著崩塌、重構和畸變。 可以肯定的是,歐亞地區(qū)國家發(fā)展模式的多樣化選擇、大國及地區(qū)勢力在歐亞地區(qū)的多元化存在、圍繞歐亞地緣政治和能源資源的多重博弈與合作將是未來歐亞地區(qū)國際關系體系演變的三條基軸。

作者簡介

  馮玉軍,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長期供職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主要從事俄羅斯—歐亞問題、國際戰(zhàn)略與大國關系、國際能源安全與外交、中國周邊安全、上海合作組織以及俄羅斯國際關系理論研究。撰寫有大量有關上述問題的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多次承擔國*級及省部級課題項目研究。主要著作有:《俄羅斯外交決策機制》《俄羅斯國家安全決策機制》《俄羅斯發(fā)展前景與中俄關系走向》《俄羅斯外交思想庫》《俄羅斯、中亞“油氣政治”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等。主要譯作有:《俄羅斯戰(zhàn)略:總統(tǒng)的議事日程》《當代俄羅斯國際關系學》等。

圖書目錄

《歐亞新秩序(三卷本)》

第一卷:俄羅斯轉型: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

第二卷:俄羅斯轉型:對外政策與中俄關系;

第三卷:歐亞轉型:地緣政治與能源安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