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第2章 物源模型——砂巖礦物一化學地層學的作用
第3章 砂巖的物源特征對深水儲層質量的影響——基于墨西哥灣深水砂體模型的實驗研究
第4章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Orocopia山脈中新統(tǒng)Diligencia組與始新統(tǒng)Maniobra組火成碎屑巖相孔隙的成巖破壞作用
第5章 西班牙Cameros斷陷盆地砂巖物源成分對成巖作用的影響
第6章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Fundy灣Wolfville組上三疊統(tǒng)的物源、成巖作用和儲層特征研究
第7章 源自西大高加索抬升區(qū)的砂巖組分沿走向的變化——成因及其對東黑海儲層質量預測的影響
第8章 利用碎屑石榴石組合分析英國中央地塹Sele組砂巖的物源和儲層特征
第9章 挪威北部Andcya中生界層序內重礦物特征對Vor4ng盆地砂質沉積物搬運的指示意義
0章 一個大型的沉積物輸運體系由源到匯的耦合——以北薩哈林盆地新近紀至今的阿穆爾河—三角洲源匯系統(tǒng)為例
1章 緬甸境內印緬山脈Rakhine海岸帶始新統(tǒng)一 新統(tǒng)砂巖物源研究的地球動力學意義
2章 安第斯隆起的重礦物記錄與南美洲東北邊緣的沉積物源變化——以特立尼達島和巴巴多斯島為例
3章 中北海高地北部側翼晚古生代陸源碎屑沉積物物源分析——碎屑鋯石定年與金紅石地球化學
4章 利用斯瓦爾巴特群島中生代沉積物碎屑鋯石u—Pb年齡確定巴倫支海域的沉積模式
5章 綜合利用利比亞南部泥盆系砂巖碎屑鋯石U—Pb、Lu—Hf和O同位素資料探索北非地殼的形成與再循環(huán)
6章 斯科舍盆地上侏羅統(tǒng)一下白堊統(tǒng)碎屑獨居石定年學對于明確 旋回沉積物源區(qū)的意義
7章 根據(jù)重金屬空間分布規(guī)律追蹤意大利波河平原—北亞平寧流域晚全新世河流—三角洲沉積物的物源與搬運路徑
8章 尼日爾河演化的重建及其對非洲赤道大西洋邊緣白堊紀和新生代沉積物供給的影響
9章 利用碎屑角閃石、石榴石色譜指紋圖譜研究母巖變質程度
第20章 用碎屑石榴石組分來確定物源——一種新的組分數(shù)據(jù)庫和方法
第21章 拉曼光譜分析方法在重礦物研究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