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學”觀念與實踐研究(1895-1949)/中央民族大學青年教師博士文庫》旨在通過史實的鉤沉與理論的分析,探討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觀念,“世界文學”觀念在近現(xiàn)代中國(1895-1949)是如何產生與發(fā)展,如何在實踐中被人們接受、傳播和運用,又是如何成為一門學科的。世界文學觀念在中國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一個貫穿了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教育史以及社會史的時代命題。世界文學觀念產生的前提是世界意識的出現(xiàn),并與中國近代文學觀念的變革密不可分,而近代教育體制也為世界文學最終在中國成為一門學科做出了準備。在新文化運動前后,世界文學(主要是歐洲文學)被知識分子作為改造中國文學的利器加以運用,并在實踐中被納入現(xiàn)代大學中文系的學科框架。從二十年代起,以鄭振鐸、吳宓等為代表的中國學者開始了世界文學史的編寫與翻譯,為中國人系統(tǒng)世界文學知識的獲得做出了貢獻。世界文學的理論問題也受到了知識分子的一定關注,并在現(xiàn)代大學獲得進一步認可,世界文學觀念的社會化進程勢不可擋。隨著三四十代民族危機的加重,世界文學觀念在中國特殊的國內外政治語境中還被賦予特殊的時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