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參與了滇西一處高速公路建設工地沿線艾滋病預防干預項目的評估調研,在筑路工地上開展現場調查。本書呈現作者傾注了三年多心血的研究,通過剖析農民工“艾滋病高危人群”污名的性質,深描道路建設、人口流動與艾滋病傳播的復雜關系。并圍繞由滇西高速建設引發(fā)的人口流動,在多點民族志的研究框架下,在筑路工地周邊的性工作者和社區(qū)中進行長時間的田野調查,通過綜合運用定量與定性多種研究方法,在其特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關系中深入剖析各個群體所面臨的艾滋病風險,從多側面、各層次綜合觀察公路沿途人口流動與艾滋病風險的關系。本書的研究對我國相關領域提供了理論研究和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