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章概述3
節(jié)治未病的概念、本質與范疇3
第二節(jié)治未病病癥分類、命名原則和整體特點7
第三節(jié)治未病的發(fā)展概況8
第四節(jié)治未病的意義11
第二章治未病理論、治則和方法14
節(jié)治未病的理論基礎14
第二節(jié)治未病的辨治原則33
第三節(jié)治未病的方法38
各論
章未病先防篇59
節(jié)未病先防的概念、范疇和意義59
第二節(jié)未病先防的方法59
一般調養(yǎng)59
時辰調養(yǎng)63
四季調養(yǎng)66
特定生長階段調養(yǎng)72
胎兒期(孕期)調養(yǎng)72
嬰兒期調養(yǎng)73
幼兒期調養(yǎng)75
學齡前期與學齡期調養(yǎng)76
青春期調養(yǎng)77
壯年期調養(yǎng)78
老年期調養(yǎng)79
特定人群調養(yǎng)需求服務方案82
增高調養(yǎng)82
經期調養(yǎng)86
育前調養(yǎng)90
產后抑郁調養(yǎng)93
產后回乳調養(yǎng)96
產后缺乳調養(yǎng)98
圍絕經期調養(yǎng)101
乳房調養(yǎng)105
強壯調養(yǎng)108
第二章欲病防發(fā)篇114
節(jié)欲病防發(fā)的概念、范疇和意義114
第二節(jié)常見癥狀114
發(fā)花枯114
目干澀117
目生眵119
舌異常122
口干126
味覺異常128
口臭132
牙浮134
膚萎137
頭重脹140
頸肩酸脹143
四肢麻木147
胸悶150
脅乳脹153
疰夏155
脘腹脹滿157
便黏159
尿頻162
腫脹165
畏寒168
烘熱170
疲乏172
健忘176
郁煩179
偏瘦181
偏胖184
流涎186
第三章已病防變篇189
節(jié)已病防變的概念、范疇和意義189
第二節(jié)常見疾病190
慢性支氣管炎190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92
冠心病194
心臟支架術后198
病毒性心肌炎201
高血壓204
脂肪肝207
慢性肝炎210
慢性胃炎214
附:
慢性萎縮性胃炎218
慢性腎炎221
過敏性紫癜224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226
肥胖癥228
糖尿病232
痛風235
附:
高尿酸血癥239
高脂血癥240
骨質疏松242
類風濕關節(jié)炎245
膝骨關節(jié)炎249
消化系統(tǒng)息肉252
結節(jié)性疾病254
帶狀皰疹257
第四章病后防復篇260
節(jié)病后防復的概念、范疇和意義260
第二節(jié)常見疾病防復篇260
感冒260
鼻炎263
咽喉炎266
支氣管哮喘269
支氣管擴張癥273
急性冠脈綜合征276
腦卒中279
偏頭痛282
梅尼埃病286
消化性潰瘍290
慢性膽囊炎293
盆腔炎296
痛經299
慢性尿路感染303
落枕306
腰肌勞損308
痤瘡310
濕疹314
扁平疣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