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電子商務與計算機文化北京宮苑圖考

北京宮苑圖考

北京宮苑圖考

定 價:¥85.00

作 者: 朱偰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4791833 出版時間: 2018-02-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朱偰先生《元大都宮殿圖考》《北京宮闕圖說》《明清兩代宮苑建置沿革圖考》三本書的內(nèi)容,原書先后于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9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2006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將此三本書合訂出版,命名為《昔日京華》。本書以朱偰先生的原稿為基礎,參照以上兩個版本,訂正了句讀、引文的錯漏,并于附錄中收錄了《八百年前的北京偉大建筑——金中都宮殿圖考》一文及家人與友人撰寫的紀念文章三篇。該書出版之初即填補了中國古建筑史的空白,如今亦是古建筑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作者簡介

  朱偰(1907年4月15日-1968年7月15日),浙江海鹽人,中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和歷史學家,朱希祖之子;早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1929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為經(jīng)濟學博士,曾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文化局副局長、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大規(guī)模拆毀南京明城墻的過程中,朱偰先生向政府提出意見,加以制止;先生因勇敢保護了明城墻,而招致被錯誤的打成"右派"并撤銷一切職務;"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朱偰先生遭受更大的迫害,終至于1968年含冤而死;著有《金陵古跡名勝影集》、《玄奘西游記》等。

圖書目錄

第四章 民國以來之興廢
 
民國以還,宮闕荒廢,皇城壇廟制度,漸失舊觀。二十余年來,盛衰興廢,皆余親睹,每徘徊落日殘照之間,未嘗不臨風而興感也。加以近年以來,外寇橫行,兵車絡繹,廛市蕭條,居民一日數(shù)驚,亦習以為常矣。近人黃節(jié)詩云:
 
云意深陰失月明,始知兵氣滿秋城。
十年北客惟傷亂,雙柝南街不斷聲。
嬌女別期方細數(shù),故園安問更無程。
可憐萬里清輝夜,不見良時歌樂生。
 
亂世之音,令人感慨系之矣!今將重要興廢,臚述如下,以明宮闕沿革,并存一代之文獻焉:
 
(一)皇城之拆除 民國肇建,以皇城宅中,不便交通,首先開通南北池子、南北長街。并開皇城東北角一門,曰北箭亭;西北角一門,曰廠橋;西南角一門,曰府右街。嗣后每以便利交通為名,拆除皇城。十二年后,首拆東安門以北轉(zhuǎn)西至地安門之墻,繼拆地安門迤西至廠橋一段;又拆西安門南北城墻。及余二十四年夏重至北平,則東安門南一段,亦已拆除,門亦無存;城內(nèi)河身填平,改筑馳道,人事變易,不禁有滄海桑田之感。今日所余皇城,僅南海經(jīng)天安門至太廟迤東一段矣。
 
(二)千步廊之拆除 袁氏帝制,于民國四年拆千步廊。按廊在中華門內(nèi),為東西向朝房,各百有十楹,又折而北向,各三十四楹,皆聯(lián)檐通脊,直至左右長安門。袁氏稱帝,為廣闊崇宏計,皆命拆除,并修砌中華門至天安門石道,以壯觀瞻。然不期年,云南起義,帝制隨即覆滅矣。
 
(三)紫禁城外東西北三面守衛(wèi)圍房之拆除 紫禁城外東西北三面,舊有守衛(wèi)圍房七百三十二間,自東西華門以至神武門,連綿不絕。著者初至北京,每夜過宮禁,猶見河中燈光弄影,上下交輝。民國十四年以后,清室善后委員會拆守衛(wèi)圍房,筑軒二于東北西北二角樓之下,遂非舊觀矣。
 
(四)北上東門、北上西門之拆除及北上門之改制 皇城舊制,北上門在神武門外,南北相向,為入景山之正門,內(nèi)即景山門,其門墻與景山圍墻相連。故舊日東西交通,都沿北上門墻外,傍河而行。其北上東門、北上西門,尚未拆也。二十年后,故宮博物院為便利交通,并筑寬馬路計,拆北上東西二門。筑馳道于景山門、北上門之間。于是頓改舊觀:向之北上門屬于景山,名符其實;今則隸之故宮,為神武門外重門,非“北上”而為“南下”矣。
 
(五)中正殿及西花園之失慎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二十六日夜,西花園敬勝齋(齋額曰“德日新”)失慎,延燒靜怡軒、慧曜樓、吉云樓、碧琳館、妙蓮花室、延春閣、積翠亭、玉壺冰、中正殿、香云亭十處。起火原因,言人人殊,當以點查內(nèi)宮古物,宮監(jiān)懼罪縱火一說,較為可信。 a 清室善后委員會因點查養(yǎng)心殿,得當時內(nèi)務府報告失火情形及修理火場價單各一紙,內(nèi)中僅列六處,以多報少,亦宮中欺蒙習慣,不足怪也。茲摘錄于后,以供參證。
 
僅查五月十三日夜內(nèi),德日新失慎,延及延春亭、靜怡軒、廣生樓、中正殿、香云亭等六處,經(jīng)臣等會同王懷慶、薛之珩、聶憲藩等,督飭消防隊當場救護,遂即會商清理火底辦法。……現(xiàn)在清理完竣,所有撿拾熔化佛像經(jīng)版銅錫等項,共五百另八袋,金色銅片及殘傷玉器等項共四十三箱,復經(jīng)臣等前往詳勘:恭查殘缺佛像,亟應量加修飾,敬謹供奉,焚毀經(jīng)版情形較輕者,擬交中正殿尊藏保管;其熔毀銅、錫、玉器等件,擇其完整者四十九件交進,其余殘缺不齊者,交由中正殿司員,妥為收藏。僅此奉聞。
 
今焚余經(jīng)版,悉存雨華閣,有洋白鐵箱裝載者皆是。于是西御花園及中正殿一帶,一代豪華,悉成灰燼矣!
 
(六)北海大圓鏡智寶殿及闡福寺之被焚 民國八年春,北海大圓鏡智寶殿(今運動場地)及闡福寺被焚,時余方寓簾子庫,西望火光燭天,疑為附近火起,次日始知為北海也。按《清宮史續(xù)編》卷六十八,記載嘉慶時北海該處之規(guī)制如下:
西天梵境(今存)之西,有琉璃墻(今九龍壁)如屏障。墻北,為真諦門;門內(nèi),為大圓鏡智寶殿,殿內(nèi)匾曰:法界真常,聯(lián)曰:歡喜普人天,增五福德;莊嚴護龍象,現(xiàn)八吉祥。殿后有亭,改建樓五楹,為后佛樓,聯(lián)曰:相現(xiàn)莊嚴,曇霏融舍衛(wèi);果成福海,海會演耆璠。殿北及左右屋宇四十三楹,皆貯四藏經(jīng)版之所也。
五龍亭……后,石坊二,南向,榜曰:性海;北向,榜曰:福田(今坊已毀,石礎猶存)。其北,為闡福寺,入門,為天王殿(今存),殿后,榜曰:宗乘圓鏡;聯(lián)曰:妙華普現(xiàn)無窮境,慧日常懸自在天。再后,為大佛殿(今焚),規(guī)制宏敞,仿正定隆興寺,重宇三層,檐前各有高宗純皇帝御筆匾,上曰:大雄寶殿;中曰:莊嚴圓澈;下曰:福田花雨;聯(lián)曰:真諦別傳,趨妙莊嚴路;能仁權應,現(xiàn)常清凈身。殿內(nèi),榜曰:有大威德;聯(lián)曰:放百寶無畏光明,歷劫智珠長朗;入三昧甚深微妙,諸方心印同圓。再后有殿,高宗純皇帝御筆匾曰:真實般若;聯(lián)曰:正法眼長明,慧燈不滅;無漏身自在,性海遙通。
 
以上所載諸殿,今皆焚毀,自闡福寺以東,直抵西天梵境之大琉璃寶殿,今之濯濯者,昔日固樓閣相屬也。今日而入闡福寺,進天王殿,則見蔓草荒煙,滿目蒼涼而已。當被焚之次日,京中各報紛載萬佛樓被火,實則乃闡福寺大佛殿之誤也。
 
以上所列,皆屬于毀廢方面。唯民國肇建,以北京為首都,總統(tǒng)府、國務院,皆假宮苑之舊,雖仍舊貫,不無改制興建之處,他方面則故宮園囿,日漸開放,研究調(diào)查,日漸便利。茲扼要敘述如下:
(一)總統(tǒng)府之改建 民國創(chuàng)立,就西苑中南海,改建總統(tǒng)府。其正門曰新華門,重樓五楹,就寶月樓改命者也。其正廳曰海宴堂,堂創(chuàng)于庚子以后,崇樓杰閣,悉仿西式,巍然于三海之中央,為發(fā)號施令之所。 《北京宮苑名勝》云:
 
海宴堂者,慈禧新建之內(nèi)朝也,堂中幾榻,悉出于巴黎之巧匠,而摹路易十五之式。今大總統(tǒng)素性 謙,避正殿而弗居,就偏宮而聽政,旋乾轉(zhuǎn)坤之偉略,于此發(fā)施,當措中華民國于郅治之域,亦如此堂之莊嚴燦爛焉。
 
(二)國務院之改建 總統(tǒng)府既立,以紫光閣西集靈囿一帶,鄰近中海,便于議政,遂改建國務院,即明萬壽宮、壽源宮故址也。今為北平市政府所在地。
 
(三)三殿、社稷壇、天壇、先農(nóng)壇及三海之開放 民國初年,先開放三殿及文華、武英殿,又開放社稷壇,為都中人士游賞之所,曰中央公園(今改中山公園)。繼開放天壇、先農(nóng)壇,改先農(nóng)壇為城南游藝園,然天壇時有駐軍,砍伐古柏,而先農(nóng)壇則因為游藝園故,北面圍墻,皆為拆毀,昔年莊嚴肅穆之地,淪為刑人之場(槍決死囚每于此舉行),亦可慨已。三海在十五年前,未嘗開放,僅逢國慶或因義賑(如民國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因湖南義賑游覽會開放北海是),偶一開禁。十五年夏,先開放北海,為北海公園,余于日往游,尚見北海先蠶壇舊制,壇西北瘞坎,以及親蠶殿、浴蠶池、先蠶神殿規(guī)制,水車紡機等物,皆未曾廢,今則蕩然矣。及余二十一年歸國,中南海亦相繼開放矣。
 
(四)故宮、景山、太廟之開放 民國十三年冬,國民軍入北京,勒令溥儀出宮,設清室善后委員會。十一月八日,設辦公處于神武門內(nèi),會同國務院、警衛(wèi)司令部、警察廳及前內(nèi)務府人員,查封宮中各宮殿,至十二月一日竣事。嗣以十三年來,宮中浪費如昔,賞賜抵押,變賣盜竊等事,時有所聞,古物流出不少,于是該會為減輕責任計,請京師警察總監(jiān)、高等檢察廳長、北京教育會長及諸名流,為點查監(jiān)察員。十二月二十三日,籌備就緒,移辦公處于乾清門外,開始點查。然“監(jiān)守自盜”實始于此矣!十四年八月,先行開放,十月十日,改組為故宮博物院,行開幕禮,發(fā)柬請各界人士蒞會。自此以后,故宮各部,分路開放(中路,內(nèi)外東西路)。所可嘆者,該院成立十年,然古物被盜、珠寶被竊之案,幾于無年無之。易培基、李宗侗之徒,久已逍遙法外,所望政府當軸,今后當慎于人選,謹于監(jiān)守,則僅存之古物,或?qū)⒉恢铝魃⒁员M耳。
 
故宮博物院成立以后,景山、太廟相繼開放。今日所尚未正式開放者,僅大高玄殿、皇史宬二處而已。
 
以上,民國二十五年來北京興廢之大略耳!今則外寇橫行,山河變色,東四牌樓大街、東西長安街、新華門前,日兵演習,耀武揚威,煌煌故都,竟為東羅馬之續(xù)。“漢宮曾動伯鸞歌,事去英雄可奈何!”元遺山出都之作,堪為今日寫照。嗟乎,燕山黯黯,易水迢迢,大好河山,何日始重振國魂耶!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脫稿于玄武湖寓廬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